张绍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字词本义和诗句含义,并据此进行合理解读。“小院”意为“小小的庭院”。“春寒”意为“春天里寒冷的天气”。“闭寂寥”意为“寂寞地关上窗户”。 “东风吹雪未全消”意为“东风在吹,但雪还没有完全融化。” “山茶谢了梅花落”意为“山茶花谢了,梅花也落下了”。 “移得诗情上柳条”意为“把诗人的情感移到柳枝上”。
【注释】 自淮阳还里中抵舍一夕即为通川之行:自淮南回家途中,在旅舍中度过了一个晚上,即开始了通达四川的道路。 喜得归来席未安,又携书剑上江干:喜从家乡回来,还未安定下来,又带书和剑上了长江边。 莫陪亲戚话情愫:不能陪家人亲戚叙谈感情。 空指溪山说肺肝:只能向溪山诉说心声,表达肺腑之情。 客路几程来杳杳:客居旅途,有几程是那么遥远。 天涯一棹去漫漫:离家万里,乘船远行,路途多么漫长。
【注释】 定林:寺院名。 书屋:指僧人读书之处。年年在:每年都在。 禅灯:佛寺中的灯火,借指僧房。 门外青苗浑不见:门前的庄稼已经看不到了。 半山松竹:指半山上松树和竹子。自秋声:自有秋天的声音。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种远离尘嚣、宁静安详的生活。诗人通过描绘三间书屋年年存在,一盏佛灯夜夜明亮以及松竹自秋声等细节,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第一句“三间书屋年年在”
【注释】: 夜坐:夜晚坐着。 金鸭(yāo):古代铜制的一种熏香器,用黄蜡、香料制成。 残(cán):剩余,未尽。 青(qīng):青色,这里指灯光。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写自己夜晚的寂寞和孤独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语言流畅。 首句“金鸭香残酒半醒”,描绘了诗人在夜晚饮酒的情景,金鸭子的香气已经消散,酒意也消退了一半。这句诗通过描写夜晚饮酒的场景
【注释】 电挟雷声迅:闪电挟带着雷声迅速而来。 风将雨脚多:风带来了大雨,雨点打在地面的声音很多。 须臾寂无有:片刻间就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造化:指大自然或宇宙。 饥鼠撼帏竹:饥饿的老鼠把帐子上的竹子摇得簌簌响。 哀蛩语径莎:悲伤的蟋蟀在小路上发出哀鸣。 披衣起中夜:半夜里披上衣服起来。 【赏析】 《即事》是一首写夜半风雨的诗歌。诗人抓住夜半风雨的特征,从听觉、视觉等方面描绘风雨来临前的情景
【注释】 醉乡:诗人的写作生涯。蛮笺(mán jiān):指用木片刻成的小竹简,用来写诗。半窗寒月:指窗外的月光斜照在梅花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的作品。诗的前两句说,我一生都在醉乡里度过,醉乡就是我的写作生涯。后两句说:那一支沉香的烟还在不断地升起,而窗外的月亮已经爬上了半窗,照在了窗边的梅花上。 首句点出“醉乡”,说明这是一首写醉的诗作。次句说,这诗作是我一生的生涯。“生涯”一词
【注释】:金陵道中晚宿 金陵,今南京。寒螀,蟋蟀,相传秋月之夜,其鸣声最悲切。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描绘蟋蟀的鸣声、夜长的愁绪以及凄冷的秋风等景物,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清幽,情感深沉。首句写诗人在旅途中卸去了征衣,卧客窗前,心境宁静;次句写诗人移床不要靠近蟋蟀,以免惊扰了它,表达出诗人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喜爱与尊重;第三句写秋风萧瑟,一雨凄凉,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
注释:在秋天的景色中,地远秋声遥远,山空野兴多。 我宦游只是聊以自慰,疏懒又奈之何? 摇落黄叶惊动,推敲步绿莎。 新凉自在大自在,对酒且高歌。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是诗人罢官后隐居江州时的一首即兴之作。 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首句“地迥秋声远”,点明时间、季节和环境气氛;次句“山空野兴多”,描绘出秋意浓重的意境和作者的心境。第三句“宦游聊尔耳”,表现了作者闲居无事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林夜晚宁静的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用简洁的文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活平淡的感悟。 下面是逐句翻译: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 松径转幽密,一程深一程。 涛声在平地,月色正三更。 僧定欲唤起,鹤眠频梦惊。 晓来真富贵,露叶缀珠璎。 注释: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山中的小屋晚上休息时呈现给我深居先生看。 松径转幽密,一程深一程:松树林中小路转来转去,越来越深邃。 涛声在平地
【注释】 维扬:古地名,今江苏扬州。 家山:指家乡的山水。 烂漫:盛开的样子。 妍:美好。 西风收拾下蛮笺:指秋风扫落了树叶,也把信笺收进了箱子。 寒事:冬天的农活。 幽怀:深沉的情怀。 渔唱:渔船上发出的歌声。 凄清:凄凉。 缥缈:隐隐约约地浮动。 淮山:淮水之北的山峰,泛指北方。 栏干:栏杆。 黯然:心情悲伤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律是诗人在辞别家人返回扬州途中登楼所作。前两联写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