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
夜登清微亭云阴掩翳东北有雨 夜幕降临,登上清微亭时,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要下雨。 融融暑未阑,悄悄夜方午。 天气虽热,却已过了一半,夜晚正午。 命驾聊叩门,寻幽得兹土。 驾车前来,叩门寻找一个幽静的角落。 俯瞩但苍茫,前瞻何卤莽。 俯瞰只是一片茫茫,抬头一看却是一片混乱。 万籁正虚无,群生各安堵。 万籁俱寂,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和生物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蝉啸作笙箫,蛙鸣当钟鼓。 蝉叫如同笙箫
注释: 伯时的诗作中,他写到“朝氛霁西山,晚日明仿佛。”意思是早晨的雾气已经散去,西山的景色清晰可见。而“摇怜太行上,陟巘眩可畏。”则是说在太行山的高峰上,人们会感到头晕目眩,令人畏惧。 接下来是三首诗的内容:“王侯眇小夫,中盘凌云气。端如车公贤,谈笑出真味。”这里的“王侯眇小夫”意指那些高高在上的王侯们看起来渺小无力,而“中盘凌云气”则形容他们虽然身居高位,却无法真正掌控一切。
次晁之道韵 翰林诗百篇,发兴自斗酒。 同游八仙中,七者颜已厚。 迩来数百年,斯人那复有。 风流城东晁,四海蔚称首。 之子乃其豪,异代得密友。 满腹贮诗书,妙意寓醪酎。 政使誉日新,位卑未为丑。 亭亭涧底松,不如园中柳。 芝菌冠众芳,其出木枯朽。 叫阍问大钧,得致君侧否。 注释: 次:跟随,效仿 道:这里指晁补之的诗 韵:诗歌体裁 翰林:皇帝的侍从官,这里指翰林学士院,是当时文人集中的地方 斗酒
日月剧跳丸,暂别亦已久。 注释:日月如快速跳跃的弹丸,暂时分别已经很长时间了。 青山缭层巅,道里阻且右。 注释:连绵起伏的青山环绕着山顶,道路曲折蜿蜒,难以通行。 今晨登南楼,会此同志友。 注释:今天早晨登上南楼,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 思公聊北望,伫立但搔首。 注释:思念你时,只能向北眺望,不停地搔头。 秋风八月天,霁色明朝牖。 注释:秋风萧瑟的八月天,明天清晨阳光将照耀窗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李涉(约公元771—836年前后),字不详,号青莲居士,又号钓矶客,祖籍洛阳,移居江浙。他是唐代中期的诗人,与皮日休齐名,世称“皮陆”。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雉堞亭亭倚翠微,高楼袅袅弄清晖。 共邀嘉客扶筇杖,骤喜凉风振羽衣。 过雨山川颜色好,投林鸟雀噪声稀。 月摇翠浪明珠碎,云满金波破镜飞。 雄辨琅琅如落屑,新诗句句似连玑。 自怜性僻耽幽寂,却恨匆匆便赋归。
【注释】 膏雨:春雨。 润四野:使四野都得到滋润。 苏:复苏,萌生。 中乾:中间的干土。 驾言:驾车而行。 临眺:远望眺望。 层盘:云层。 华宇:华丽的屋檐下,指亭台楼阁。 阑:尽。 清谈:闲谈。 荼(cha)果:一种水果,这里泛指美味佳肴。 拨置:放下。 簿领:公文文件,官事。 局促:拘束、不安。 簪冠:插在发髻上的簪子。 去:离开。 心体自广胖:心胸自然宽畅。 敛手版:收拢笏板。 触热事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各项表述的侧重点的不同,从而做出判断。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型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一找”(找关键词语)“二读”(读全诗,理解诗意)“三析”(分析诗句内容)“四比”(对比)“五判”(划分层次或判断某种手法)。可按以下步骤分析: 第一步,明确主旨,把握诗词情感;第二步,抓住意象,描绘画面;第三步,结合注解
次韵廉夫登清微亭二首大火气方炽,新金伏未兴。 茅屋苦卑陋,蕴毒空自憎。 流汗常被体,涤烦屡饮冰。 那堪青蝇辈,鼓趐作威棱。 薰风烁炎日,沸鼎助薪蒸。 每思谋爽垲,地隘旧无称。 高亭枕城隈,粉堞势腾凌。 清水绕其足,茂林瞰田塍。 此间有异趣,跻攀弗能胜。 佳招适我愿,坐觉神魂澄。 何当卜邻舍,与子朝夕升。 飘然忘世累,长啸效孙登。 注释:大火气方炽,大火正在燃烧,气势正旺。新金伏未兴
次韵廉夫登清微亭二首蜗舍不容膝,烦歊局寝兴。 注释:我住的屋子小得只能放下一只蜗牛的角,因此晚上睡不踏实,早上起床后还要整理床铺。 岂惟倦束带,絺绤犹云憎。 注释:不仅因为疲倦而束紧衣带,夏天的衣服还是那么让人讨厌。 清微跨城角,窣兀疑凝冰。 注释:清微亭横跨在城市的边缘,高耸入云,仿佛是凝固的冰柱。 深池暮黯黯,远岫朝棱棱。 注释:傍晚时分,池塘显得昏暗而深邃;早晨时分,远处的山峦则清晰可见。
欲识东君用意工,故将残叶衬轻红。 可怜雨洗胭脂湿,只怕风吹翠幄空。 注释 1. 东君:春天的化身,常用来比喻诗人或作者。 2. 工:细致、用心。 3. 残叶:指海棠树即将凋落的叶子。 4. 轻红:形容海棠花瓣的颜色,轻盈而美丽。 5. 胭脂湿:形容雨水打湿了海棠花瓣,使其看起来鲜艳如涂有胭脂。 6. 翠幄空:形容风雨过后,原本密集的绿叶变得稀疏。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