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察
永日留烦暑,斯楼得屡登。 译文:长久的炎热让人疲惫不堪,但登上这座楼却能带来一丝凉爽。 注释:烦暑:炎热的天气让人感到烦躁和不适。斯楼:这座楼。得屡登:多次登上。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炎热夏天的感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这座楼的喜爱之情。 向来知异境,高处若无凭。 译文:一直以来都知道这里是一个独特的地方,但是站在高处却没有依靠。 注释:异境:不同的环境或风景。无凭:没有可以依靠的地方。
廉夫有会当归去来之句复次前韵 少小时尚奇特,年长病未起。 折腰为五斗官,怎敢谈是非。 果然害怕刑罚网,如同踏春冰。 常常怀鹰隼的羽毛,用笼子观看锋利。 追随权贵后面走,像糠秕混杂食物。 泮宫天下士子,凭借儒雅获得名声。 巍峨群山之上,跛脚的人怎能攀? 朝廷重视人才推荐,选拔贤才留下余地。 公孙富经术高深,非你谁能胜过他? 坐着看见万顷波涛,水罐汲水清澈如朝云。 沛然下膏泽润土,草木茂盛朝气蓬勃。
海棠二首 借春意抒写真挚情感,以海棠花喻人 1. 第一首 - 杜陵非无心赋诗,才薄难工奈若何 - 杜陵:古代地名,此处指杜甫。 - 无心赋诗:杜甫曾自称为“诗圣”,但有时作品显得无力。 - 才薄难工奈若何:“才薄”表示才能有限,难以写出佳作;“奈若何”表达了无奈之情。 2. 第二首 - 太尉园林两树春,年年奔走探花人 - 荆山:古地名,位于今湖北荆州附近。 - 长安落战尘
诗句原文: 萧萧初觉澹云轻,飒飒如闻转树声。 收拾光辉浑在眼,应知骑省赋初成。 译文注释: - 萧萧初觉澹云轻:形容风的轻柔和云的淡雅,让人初觉时觉得宁静而舒适。 - 飒飒如闻转树声:形容风的声音如同树木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 - 收拾光辉浑在眼:形容风将阳光和光线全部收拢进眼睛中的景象,形象地描绘了视觉上的变化。 - 骑省赋初成:指诗人自己创作的诗作《赋得江边柳》
这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诗句,通过描写窗外的落叶和槐荫中的蝉鸣,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受与思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 注释: - 窗外时闻一叶落:每当秋风起时,窗外就飘落一片叶子。 - 槐阴惊起几蝉鸣:一阵风吹过,槐树的影子也惊动了几只正在鸣叫的蝉。 - 秋风定是多情物:秋风一定是个多情的人,因为它能触动人的离愁别绪。 - 解作离肠欲断声:仿佛能听到它那令人断肠的哀鸣。 -
【赏析】 此诗首联写月,次首联写花,三首联写景,末联写人,全诗以“月”为中心,通过“月”来展示诗人的所见所闻,表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和对美好景物的热爱之情。 “云卷天高鸟鹊飞”,首句点明时间和地点,是七月十六夜,此时正是云层翻涌之时。天穹如墨,云彩翻卷,似乎触手可及。在这样一个清朗的夜晚,万物似乎都变得格外清晰,鸟儿们也欢快地飞翔起来。这一句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解析: 1. 诗句分析: - “无奈狂风日日催,东君欲去复徘徊。” - 关键词解释:“无奈”意味着无可奈何,“狂风”象征自然界的力量,“日日催”表示持续不断地推动或影响。 - 整句含义:自然的力量(狂风)持续不断地催促着春天的离去(东君即春天,此处比喻为东君即将离去),但东君却迟疑不决,不愿离去;表达了一种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和不舍。 2. 译文: - “无奈春风日日催,春神欲去又犹豫。”
半醉西施晕晓妆,天香一夜染衣裳。 踌蹰欲画无穷意,笔法何人继赵昌。 注释:在清晨的微醺中,西施的妆容显得朦胧而又美丽,仿佛是一夜之间,牡丹的香气弥漫了整个房间。我犹豫不决,想要将这无尽的意境用笔墨记录下来,但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谁能继承赵昌的艺术技巧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牡丹在清晨雨后的美丽景象,诗人以西施和牡丹为象征,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赵昌的提及
【注释】 闻有游蔡氏园看牡丹诗:听说有人游览蔡家花园去看牡丹。 一绝呈季长:我写一首诗给季长呈上。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作者以游人的视角,描写了蔡家花园中花王牡丹的壮丽景色。全诗语言通俗,情感真挚。 车骑雍容驻道傍:车马从容地停在路旁。 小园寻胜见花王:在小小的蔡家花园里寻找美景,见到美丽的花王牡丹。 应知异日传佳句:应当知道,将来会有许多赞美牡丹的佳句。 处处人称黄四娘
【注释】 1. 思家:思念家乡。 2. 一别遽如许:一别已经如此长,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3. 归期可奈何:如何度过漫长的等待和期盼。 4. 无心恋明月:无心再欣赏月亮的美丽。 5. 有泪寄流波:将眼泪寄托在流水中,表示无法抑制的情绪。 【译文】 离别后时间迅速流逝,我期待的回家之路遥遥无期。 没有心思去欣赏那皎洁的月光,只能把思念寄托在流动的水波上。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