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应龙
【注释】 御:治理,管理。首:第一。指:旨意,命令。阙:皇宫。廷:朝廷。名流:知名人士。六辔:马缰绳,比喻仕途上的进退。泥:玷污,引申为“玷”。黔:黑色,这里指黑暗,官场。趋:急走;快走。亨衢: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仕宦之路。庭绍:继承先人的事业。 【赏析】 《饯王郎中赴湖南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送别诗。此诗写送行,但并不着重写离别情景和惜别之情,而重在颂扬王郎中的才干与品德
这首诗是赠给林倅的,表达了作者对林倅的赞赏和期望。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元是清都紫府仙,出为名世应半千。 意思是你是清都紫府的神仙,出来做官应该是名声显赫的人。 发矢两科俱中的,英名烜赫斗横天。 意思是你射出的箭,连中两榜,名声大噪,如同天空中的北斗星一般闪耀。 鄞水富沙典芹泮,黜浮崇雅文风焕。 意思是你的故乡鄞水和富沙,你在那里担任过官职,使得当地的文化风气得到了提升。 沙阳之政宽而明
【注释】: 东庵广福禅院:东庵广福寺。在今江西宜丰县。 十年不到雪峰山,寂寂春风昼掩关: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已经十年没有到过雪峰山,而此时又是春天,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但寺院却关闭着,无人出入,显得格外寂静。 千载祖师无尽意,门前流水绿回环: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这千年的寺庙里供奉着无数代的祖师,他们的心思深远无边,就像门前的那条小河,清澈见底,碧绿如玉,它缓缓地流淌着
【注释】 畿甸:指京城附近的地区。仓台:古代官署名。唐以后,多用作御史台的别称。 致治:达到大治。 明公:对贤能官员的敬称。 清节:清廉的节操。 俭约:节俭。 高才:杰出的才能。 伫见:盼望着看到。 玉堂:指皇帝的办公室。著撰:撰写文章。 行矣:快走吧。 饯行:为送别的人设宴饯行。 【赏析】 《送人赴仓台》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送人赴仓台”为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赠韩愈》。 我们来看第一句:“凤城久矣钦韩公,华胄重来振祖风。” 这句诗的意思是:京城很久以来都敬仰韩公,现在他回来,将振作家族的声望。 第二句:“关决藩条明且恕,待人接物春融融。” 这句诗的意思是:他对处理国事公正严明,对人友善宽厚。 第三句:“散为和气遍南土,雨顺年丰民按堵。” 这句诗的意思是:他的仁政如春风化雨,使得南方的土地充满了和平之气,人民生活安定。
注释: 1. 君昨倅嘉禾,施设皆儒者。 译文:你上次去嘉禾县任职,一切都按照儒家的方式。 2. 千里称廉平,六邑荷宽假。 译文:在千里之外,人们都称赞你的清廉公正,六邑的百姓都感激你的宽厚恩赐。 3. 海沂虽赖祥,宣室俄思贾。 译文:虽然东海、西海等地都得益于你的祥瑞,但皇上突然想起了贾谊。 4. 召还甫再期,出守荣五马。 译文:皇上刚刚召回你,又任命你出任五马太守。 5. 旧治闻重来
【注释】 同舍:一同参加科举考试的同学。郎中:唐代的官名,为正五品上阶。 逸气:高洁的气节;飘飘:飘逸的样子。 礼乐:指朝廷的典章制度。扫三千:意谓扫除了所有的障碍。三千,泛指多。 胪传:古代在殿廷前排列着官员,皇帝传唤他们,叫“胪传”。玉陛:皇帝临朝听政之处。星辰晓:指天明。 姓字:姓名。鼎甲先:指科举中试的人名都排在前面。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同窗中举的诗。 开头两句写同考者才貌出众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岩前风景殊:这一句描述的是第一座岩石(即西岩寺前的山石)之前的景象。"殊"在这里有“不同”或“特别”的意味,表明第一岩前的自然景色与其他地方有所不同,给人以新奇感。 2. 山僧去后野云孤:描述了当山中的僧人离开后,周围的野云变得孤独。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中僧人离去后,自然景观变化的画面,野云的孤独可能象征着某种寂寥或是宁静。这里的“孤”强调了野云的状态
以下是对这首诗《自叹》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赏析: - 第1句:“仆诉无衣婢诉饥,老妻终日不开眉。” - 释义:我感叹没有衣服穿,而女仆抱怨饥饿。我的妻子整天愁容满面,不展笑容。 - 译文:我感叹没有衣服穿,而女仆抱怨饥饿。我的妻子整天愁容满面,不展笑容。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生活的困顿和妻子的忧虑,展现了他们贫困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痛苦。 - 第2句:“十年待得齐瓜熟,又似齐瓜未熟时。” -
【释义】: 荠菜(一种野菜),拨雪挑来叶转青,自删自煮作杯羹。 宝阶香砌何曾识,偏向寒门满地生。 【注释】: 荠菜:即“小”字菜,一种野菜。 拨雪挑来:在雪中采摘。 叶转青:指荠菜由绿变白。 宝阶:宫殿台阶。 香砌:铺设香木的台阶。 何曾识:不曾认识。 寒门:贫苦人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荠菜为题,通过描写荠菜的生长过程和生长的环境以及人们对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