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德英
【释义】: “通臂”是古代传说中一种神奇的手臂,能够随意移动。“断肠声”则形容悲伤到了极点的声音。 【注释】: 1. 易描通臂状:容易描绘出通臂的形状。 2. 难写断肠声:难以表达出那种令人心痛的声响或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离别之痛的诗。诗人通过描述一种神奇的手臂和难以表达出的悲伤声音,来表达对离别之痛的感受。这种描写手法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
【注释】 零:这里指年,纪年。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文表的珍爱之情,以及对流落人间命运的感慨。全诗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寓意丰富
题县厅壁 昆明池中跃金鳞,怒目扬鬐显英勇。 龙门点额昔年事,至今羞见钓鳌人。 注释与赏析: - 昆明池:位于洛阳西北方,是唐代皇家的游乐场所。 - 跃金鳞:指鱼儿在水中游动时金光闪闪的样子。 - 怒目扬鬐:形容鱼鳍张开,眼睛瞪圆,显得十分生气勃勃。 - 龙门点额:传说中鱼类在龙门跳跃时,其额头会被划开以通过龙门,象征着转变或突破。 - 钓鳌人:古代传说中能钓起巨鳌的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理解分析。 “英秀钟河岳,生来号圣儿。”意思是他英明俊秀,受到天地的钟爱,因此得了一个“圣儿”的美名。“虽云年尚小,不待学而知。”意思是虽然他年纪还很小,但他不学习也会认识道理。“博古通今识,超群迈秀姿。”“浩然食牛气,非若聚鱼嬉。”“祖莹耽书日,甘罗入相时。”的意思是他博古通今,见识广博,超越众人,有出众的气质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内容。“赋雪”是题目,“赋”即赋诗的意思。这首诗描写了一幅飞花似雪的美景。“谁剪银河水,飞花出汉霾。”意思是是谁用剪刀剪断了银河的水,飞絮般的柳絮从汉江上空飘落。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汉江上飞絮的景象。“月明人竞往,踏破水晶街。”意思是月明人如梭,人们纷纷来到这美丽的景色中赏景。 【答案】 译文: 是谁剪断了银河的水
英秀钟河岳,生来号圣儿。 虽云年尚小,不待学而知。 博古通今识,超群迈秀姿。 浩然食牛气,非若聚鱼嬉。 祖莹耽书日,甘罗入相时。 看看头角长,身到凤凰池
昆明池里跃金鳞,怒目扬鬐不露身。 想是龙门曾点额,至今羞见钓鳌人。
贺德英是南宋理宗嘉熙淳祐年间的神童,生于1238年,卒于1252年,享年14岁。以下是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 - 出生与早期成长:贺德英出生于湘乡焙塘(今娄底市娄星区杉山镇田湾村),家境贫寒。他的童年与众不同,天生聪颖过人,七岁时便能诗善文,成为乡里广为传颂的才子。 - 家庭变故:在十二岁的某一天,其父亲因被县衙关押而被官司缠身,贺德英得知此事后,决定用文学才能去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