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奠子
诗句释义与赏析 上高城置酒,遥望舂陵。兴与废,两虚名。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后,尽人争。 - 注释: 在高城(或高地)上设置酒席,远远地望向舂陵地区(指历史古地或重要遗址)。这里既有兴盛时的荣耀感,也有衰败后的落寞感,两个名字(虚名)都代表着空有其表、无实效的虚名。江山被埋没着玉的气息,草木也因威灵而颤动。中原地区(中原,特指古代中国中心地带)的鹿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三奠子 · 离南阳后作》 注释: 1.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 - 感叹美好的时光总是匆匆流逝,无法挽留;在游乐之地,心情凄凉。 2. 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 - 笙歌在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之后演奏,而桃花和李花在狂风之前凋零。 3. 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 指代爱情或情感上的纠缠不清。 4.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 - 芳香的痕迹尚未消散
忆玉兰花下,初见芳踪。眉欲语,意才通。衣香清更馥,肤彩瘦偏丰。人悄悄,雨蒙蒙,正相逢。 莹莹面的,窈窈趺弓。蛾黛蹙,脸朱融。柔乡多懊恼,佳会易怔忪。长记取,裙上泪,石榴红
叹五材并用,水德灵长。初泛滥,渐汪洋。转雷经滟滪,溅雪下瞿唐。才出险,吞汉沔,略沅湘。 发源湔道,东过维扬。由有本,自无疆。远游还故国,待渡立斜阳。山烟紫,津树绿,客心伤
上楚山高处,回望襄州。兴废事,古今愁。草封诸葛庙,烟锁仲宣楼。英雄骨,繁华梦,几荒邱。 雁横别浦,鸥戏芳洲。花又老,水空流。着人何处在,倦客若为留。习池饮,庞陂钓,鹿门游
渺新秋节物,客思天涯。岩桂重,碧云赊。烟华萦紫禁,心事梦长沙。青铜里,人未老,鬓先华。 钩帘望月,得巧谁家。儿女辈,语空哗。露翻梧叶重,河映绮楼斜。倾云液,歌金缕,岸乌纱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形胜地,古犹今。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人未老,鬓毛侵。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
上高城置酒,遥望舂陵。兴与废,两虚名。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后,尽人争。 风云寤寐,鞍马生平。锺鼎上,几书生。军门高密策,田亩卧龙耕。南阳道,西山色,古今情
三奠子,一种源自元代的词牌名,由诗人元好问所创,代表作品包括《三奠子·怅神光奕奕》等。以下是对文学作品三奠子的详细介绍: 1. 三奠子的创作与历史背景 - 词牌名称与作者:三奠子作为词牌的名称,最早见于元好问之手。他的创作为后世的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悼念亡妻张氏的作品《三奠子·怅神光奕奕》中,可见其深情厚意及精湛的艺术造诣。这一作品不仅展现了词人对妻子的怀念之情
怅韶华流转,无计留连。行乐地,一凄然。笙歌寒食后,桃李恶风前。连环玉,回文锦,两缠绵。 芳尘未远,幽意谁传。千古恨,再生缘。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