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注解和注释来具体分析。 翠壁如屏旱不枯,一泓甘滑饮醍醐。——翠壁如屏:形容山崖高耸陡峭,绿树葱茏,犹如屏风一般。旱不枯:指山崖虽在干旱时节也不枯萎。一泓甘滑饮醍醐:指山下清澈见底的山泉甘甜滑爽,就像美玉一般。醍醐:牛奶提炼出的脂肪油,味道醇厚。这里指山泉水。 高僧到此闻丝竹,还有金鳞对跃无。——高僧
【解析】 题干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的思想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 白都山:即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东白帝山上,有瞿塘峡口三峡之一的瞿塘峡。 驾鹤骖鸾自古闻:自古以来,人们都知道驾着仙鹤和鸾鸟飞翔的传说。骖(cān)鸾:指鸾鸟和鹤,古代神话传说中,鸾鸟与凤凰都是祥瑞之禽,鸾鸟头上有一冠羽,叫“王”
诗句原文: 僧会西来始布金,常闻足磬伴潮音。 江南古寺知多少,此寺独应年最深。 注释解释: 1. 僧会西来始布金:这句话意味着佛教僧侣从西方(如印度)传入中国,开始在中国建立和传播佛教文化。"布金"指的是散布金钱或财富,象征着佛教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2. 常闻足磬伴潮音:这句话描述了寺庙中僧人用敲击木鱼(一种佛具)的声音来表达宁静和冥想的场景。"足磬"是古代佛教仪式中使用的一种乐器,其声音悠扬
注释: - 晋阴山庙:晋朝时的阴山庙。 - 炉香烟断暮云凝:在傍晚,炉烟袅袅升起,云雾缭绕。 - 阴德山高众所称:阴德山高大而受人称赞。 - 开府琅玡旧蒙福:开府(指担任高级官职)的琅玡人曾经受过福荫。 - 龙飞一马至中兴:像龙一样飞舞的马到达了中兴时期。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晋朝阴山庙的景象和历史背景。诗中描绘了夕阳下,庙宇烟雾缭绕,云雾缭绕的景象。同时
【注释】独足台:指唐代诗人贾至的《过华清宫绝句三首》之二“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御马不骄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赏析】此诗是诗人过华清宫时作的咏物抒怀诗。前两句写华清宫,后两句抒发诗人对权贵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鸟迹分明在帝台”,点出华清宫的地理位置,即唐玄宗、杨贵妃沐浴的地方。第二句“管弦声里辄书来”,写华清宫内的音乐和歌声。第三句“回头一觉风流梦”,以“回头”二字起兴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潜鹤自喻,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涯的失望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端门击破使人惊: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端门这个地方,我被打破了,让我感到惊讶。端门通常指的是皇宫的大门,击破可能是指某种意外或打击。 2. 潜鹤双飞上玉清: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就像潜藏的鹤一样,我也有飞翔的梦想,想要飞向高远的天空。玉清可能是对某种理想境界的比喻,表示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
注释: 在燕雀湖,我看到岸边的高坟。成千上万的土被燕子和麻雀衔来。天空没有波涛,是一片一色天。这首诗的文采就像储君的文采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诗人在燕雀湖畔,看到岸边的高坟,看到了一群群的燕子和麻雀。他注意到了天空的颜色,天空没有波涛,是一色的天。这首诗的文采就像储君的文采一样。 这首诗的语言非常简洁明了,没有复杂的修饰词,但是每一句都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幕府山》 《幕府山》:杨备 六代繁华一瞬间,平芜远树不胜闲。 倚楼天暝云如幕,知是琅琊幕府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备所作《幕府山》,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美景的感慨。 首句“六代繁华一瞬间”,描绘了历史的沧桑巨变,昔日的繁华如流星划过天空,转瞬间化为乌有。这不仅仅是对过去的一种怀念,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的表达。 次句“平芜远树不胜间”,则转向了眼前的景象
焚衣街: 雉头金缕,又珠胎,烟绪香云昼不开。御路傍人皆叹息,逡巡红焰作青灰。 注释: - 雉头金缕:形容衣服装饰华丽,头饰如雉鸡的羽毛。 - 又珠胎:指衣物上镶嵌了珍珠般的饰品,如金线或珠子。 - 烟绪香云:形容烟雾缭绕如同香气和云彩。 - 御路傍人皆叹息:在皇宫的道路上,周围的人都发出深深的叹息。 - 逡巡红焰作青灰:慢慢地,火焰变得暗淡,最终化为青灰色。 译文: 华丽的衣裳
注释: 东,我住在东边的水边。 手拖葛屦坐藜床,竹树萧然一水傍。 手拖着草鞋坐在竹木搭建的床上,四周竹子和树林清幽寂静,只有一条小河静静流淌。 枕上白云船下月,卜邻东涧胜东冈。 枕上的白云仿佛是小船,船在月光下划过小溪,这比住在东边的山岗上更为惬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居住在东边水边的美景,诗中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