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
【注释】 佛窟寺:佛窟寺,位于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双塔寺西侧。据《清凉山志》载:“佛窟寺,晋僧昙曜所建。”隋开皇九年(589),文帝诏令天下州城各置一寺,并派僧人玄奘等12人到全国各地考察佛教建筑,其中对佛窟寺的评价很高,称其“高显宏丽”。唐贞观十一年(637)改称大佛寺。 曩事何人为证明:指佛窟寺在历史上曾是辟支佛和弥勒佛出世修行的地方。“曩”是过去的意思。 白云深锁翠微坑
【解析】 “辇出城时鸡未鸣,春罗蝉翼赭袍轻”意思是:车子出城时,天尚未亮,鸡还未叫,而皇帝的御服却已经穿得轻薄如蝉翼。这两句是写皇帝出行前的情景。“辇出城时鸡未鸣”,说明皇帝的车驾在凌晨出发了,“春罗蝉翼赭袍轻”,则说明皇帝的服饰十分华丽。“蒙尘猎骑奔如电,到此闻鸡第一声”意思是:尘土中奔驰的打猎骑兵像闪电般飞快,到了这个听到鸡鸣的第一声的地方。这是写皇帝行至途中,听到第一声鸡鸣时的情景。
注释: 桂岭:山名,位于桂东县。 步步高如月里攀:形容山势险峻,步步升高。 拂云枝叶伴云间:山巅的树木和云雾相依相伴。 开花结子清香远:桂花盛开时,香气四溢,飘散很远。 应似淮南一小山:比喻桂岭的美丽如同淮南的一个小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桂岭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首句“步步高如月里攀”形象地描绘了桂岭的险峻,使人仿佛置身于高高的月亮之中,感受其高耸入云的气势。接着
【注释】景阳井:唐代李锜所建。 译文:虎被擒后,戈矛满六宫,春天的花朵没有树不被吹落,在秋风中凋落。 赏析:诗的前半部分描写了虎威被夺后皇宫的惨状。虎被擒后,宫殿里一片惊慌失措,人们争相逃命,而皇帝却毫无办法,只得束手就擒。 这首诗描绘了虎威被夺后皇宫的惨状以及皇帝的无奈和悲哀,同时也反映了唐朝末年社会的动荡不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 “汩罗鱼腹葬灵均”,意思是说屈原在江上投水自杀后,他的遗体被装进鱼腹中,随流水漂到汨罗江底。“竞渡”是赛龙舟的意思,“不救人”指人们纷纷划着船去救屈原的遗体。 “天意明明谗口毒,果遭天谴作蛇身”,意思是上天对屈原的遭遇早有明察,知道那些奸佞小人的嘴脸极其恶毒,果然遭到了天的惩罚
诗句释义: 1. 青雀浮航夜照波,星繁云静月华多。- “青雀”可能是指天上的星星或者某种象征性的事物,“浮航”可能是指夜晚航行或漂泊的意思,“星繁云静月华多”形容夜空中星星众多,云层平静,月光柔和而明亮。 2. 玉楼人凭栏干立,直下天心耿耿河。- “玉楼”可能指的是高耸入云的楼阁或者仙境,“人凭栏干立”描述有人站在栏杆上,“直下天心耿耿河”形容视线直接向下延伸至深邃的河流。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秦淮江边的风景,四航桥上的建筑层层叠叠,春风吹过,波光闪烁。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和生物的活动。 四航桥(Sìhángqiáo):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因古代有“四方航船”来往而得名。 桥上:即在四航桥上。 楼层楼上梯:指四航桥的多层结构。 秦淮两岸绿杨堤:秦淮河两岸长满了绿树,形成了一条绿色的堤岸。 春风影动波光碎:春风拂过,水面波动,波光闪烁。
【注释】 1. 吴大帝庙:指三国时期孙权在建业(今南京)建立的吴国都城,又称石头城。 2. 阴森(yīn sēn):树木茂盛、高大、茂密的样子。 3. 岿然(kuī rán):形容高耸的样子。 4. 龙蟠虎踞:像龙盘曲,像虎蹲坐,形容地势险要。 5. 鼎足:比喻三方面并立或对峙。 6. 旋风:风势猛烈。 7. 飞纸钱:指焚烧纸钱,表示悼念死者。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古木阴森的吴大帝庙
乌衣巷 人物风流往事非,空馀陋巷作乌衣。 旧时帘幕无从觅,只有年年社燕归。 注释: 1. 乌衣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是一条历史悠久的街道。因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乌衣巷》一诗中描写而得名。乌衣巷原为东晋王导、谢安等贵族居住之地,后成为达官贵人的聚居地。 2. 人物:指的是古代的达官贵人或名士雅客。 3. 风流往事:形容这些人过去的生活非常优雅、有品味。 4. 陋巷:指简陋的小巷子。 5. 作乌衣
【注释】五马渡:即五马山,在今安徽省芜湖市。金陵:指今天的南京市。王气,帝王气象。琅玡: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南陵县东南。江东:泛指长江以南地区。龙飞:指皇帝即位。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借“五马渡”这一地名,表达了对前朝历史的追忆与感慨之情。诗中通过对五马山、琅琊台、长江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江南山水画卷,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思考和感慨。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