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深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冬日雪景图。下面逐句解释: - 晨雪渡洑陂:“晨”指的是早晨,“雪”是下雪,“渡”是渡河,“洑陂”指河流的浅滩。整句诗的意思是早上下着雪,我渡过湍急的河段来到浅滩,这应该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所见。 - 竹外杨枝学小梅:“杨枝”指的是垂柳枝条,这里用来比喻冬天的柳树,因为柳条在冬天会枯萎。而“小梅”则是指梅花,这里用来形容柳条的颜色像初开的梅花一样娇嫩。 - 竹间茅屋白皑皑
旧年不雪新年雪,今日非春明日春。 滕六勾芒真劣相,寒温相语作比邻。 此诗通过简洁的四句话,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和季节更替的深刻感悟。诗句中的“旧年”、“新年”、“今日”、“明日”,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和经历。通过对比春天的来临,诗人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和生命的短暂性。同时,“寒温相语作比邻”一句,则用自然界中寒冷与温暖的相互作用
昏烟漠漠雨霏霏,四月轻寒浸裌衣。 注释:蒙蒙的烟雾中细雨纷飞,四月间微带凉意的雨水沾湿了衣襟。 叶满筠篮桑径晚,杜鹃声急楝花飞。 注释:桑树枝叶茂密,傍晚时分竹篮里装满了树叶,听到杜鹃鸟急促的叫声,看到楝树花飘飞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意,然后根据要求分析诗句的意思,最后按要求赏析即可。 江亭(1) “村舍随山远”,意思是:村舍随着远处的青山而显得十分幽静遥远。诗人描绘出一个宁静、清幽的画面,为后文写景做铺垫。 译文:在青山翠竹的环绕中,村舍静静地矗立在那里,显得那么幽静遥远。 赏析:此句通过描绘村舍与青山翠竹相依相伴的画面,表现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情。 江亭(2)
【注释】 雪消:雪消融。檐声不断元非雨,山色才开岂是云:屋檐上积雪的声音(檐滴)没有停止过,而雪消融了,自然也就不会像雨一样落下;山峰的颜色刚一露出来,又怎么能像天上的浮云那样飘动呢?万象终然仍旧贯:自然界的一切万物,始终如一,贯通而不分离。难道一定要用人工的装饰去点缀吗?讵须装点巧纷纷:何必还要装扮得纷繁复杂呢? 【赏析】 这首七律,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 “檐声不断元非雨,山色才开岂是云
【注释】 卧橹:指船靠岸后靠在岸边的桅杆上。百丈斜:形容桅杆斜倚在岸边,有九十余丈长。牵夫:指船夫。匍匐:俯伏。入芦:进入芦苇丛中。寒云:寒冷的云。过雁:飞过的大雁。愁相顾:互相看着。踏损:踩坏了。寻常:平常。沙:沙滩。 【赏析】 这首诗是写渔民的劳动生活。诗人抓住渔船靠岸这一典型时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劳动画面。“卧橹无声百丈斜”,写渔人在日落时分把船靠岸,把船拴在岸边,然后到岸边拾掇芦苇
杨花似雪雪应嗔, 散漫轻飞太逼真。 结习已消那得住, 却沾尘土不沾身。 注释: 1. 杨花似雪: 形容杨花飘落的样子像雪花一样,洁白无瑕。 2. 嗔: 生气,怨恨。 3. 散漫轻飞太逼真: 形容杨花飘落的样子非常自然,仿佛真的雪花一般。 4. 结习已消: 指人的世俗欲望已经消除,不再执着于名利和地位。 5. 那得住: 意为无法承受。 6. 却沾尘土不沾身: 指虽然被尘土沾染
【诗句释义】 案头:书桌上。黄奶:黄色的牛奶,这里指乳酪,是古人用来醒酒的。青奴:青色的美人,这里暗指美女。幽梦:深睡中产生的朦胧梦境。山月:月亮。庭树:院中的树。 【译文】 醒来时,桌上还有那一杯黄奶在温暖着我,床上的美人正引诱我进入凉爽之中。 睡梦中,当明月升起时,我突然醒来,看到庭院中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水面上闪闪发光。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一次饮酒之后,诗人在醉梦中与美人同眠的情景。
【注释】 兀兀:形容勤奋的样子。政须:一定要。摩诘:唐代著名画家王维字摩诘,人称“摩诘先生”。底用清谈学晋人:晋人指晋代的名士和诗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退居家乡后的闲适生活。首句写早年勤奋学习;次句写晚年读书养性;第三句说诗书不必多讲,要参悟王维的画艺,第四句说诗书不必过多地追求,要多读一些晋人的书,学他们那种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
次韵饯行 君到西湖四月天,酴醾过后藕花前。 却看梅子垂金弹,恰映杨花铺白毡。 掷帽袁耽无复戏,著鞭祖逖有谁先。 姑苏傥见平反使,生涩休言有此篇。 赏析: 《次韵饯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诗意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象和时令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全诗以西湖美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诗人深刻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