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深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浏览选项,对照诗歌进行比对、分析,把握诗意。最后结合分值,联系诗歌主旨、手法等答题。 本诗共五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写人,第三联写天,第四联写物,第五联抒发感情。 第一联中“湖光滟滟”是写景,写湖水波光粼粼
诗句原文: 画阁深明雪压冬,团栾宴赏酒樽同。 兽炉香雾辟寒气,翠幕妓围回暖风。 起絮撒盐酬唱外,清歌妙舞笑谈中。 宁无好事贤张禹,不独相忘著戴崇。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词进行赏析: 1. 诗歌内容: - 诗的开头“画阁深明雪压冬,团栾宴赏酒樽同”描写了一个深冬时节,雪花覆盖的景象和人们在寒冷中相聚共饮的情景,展现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 - “兽炉香雾辟寒气
市桥成次韵 雷雹平时生马蹄,偶冲暴涨去难追。 一年病涉愁无奈,今日安行喜可知。 虹饮江头愁雨霁,龙横水面暮云垂。 却怜舟楫无人渡,借我江心理钓丝。 译文: 雷声和冰雹平时就经常发生,偶然冲到暴涨的江面上去,却难以追赶。每年因涉水生病而感到无奈,今天却平安行走,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彩虹在江头饮水,愁苦着雨霁,龙在水面上横卧,晚云低垂。可可怜见的是,没有人渡船,只能让我借用江水来理线钓鱼。 注释
赋清旷亭 半村半郭事林丘,非阁非船傍钓舟。 秋月无边凉细细,江天不尽水悠悠。 谁开图画当前面,绝点尘埃到上头。 我辈不妨频假榻,主人应喜共盟鸥。 注释:在半乡村落和城市之间,有一片树林环绕,不是阁楼也不是船只,而是傍着渔船。秋天的月光洒下无边的清凉,江上的水波无尽无休地流淌。谁能画出这样的图画展现在眼前?连最微小的尘埃都飞不到上面去。我们这些客人不妨经常在这里搭个帐篷歇脚
晚坐散花之室,官居无处寄幽栖,洞户深沉坐最宜。 静拨炉薰挹香气,间论画壁数花枝。 虫鸣颇似雁来后,果熟还如莺老时。 吹彻角声巫峡晚,片云催雨更催诗。 注释: 1. 官居无处寄幽栖:官位虽高但无法寄寓自己的隐居之地。 2. 洞户深沉坐最宜:深宅大院,门关得严实,最适合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思考。 3. 静拨炉薰挹香气:在安静的夜晚,轻轻地拨动熏香器,让香气飘散开来。 4. 间论画壁数花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玉虚洞》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玉虚洞,其上有日月之象,其旁有龙象之形。 注释:玉虚洞,指位于山洞之中的一座石室,里面供奉着佛像。在这座石室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月星辰的影像,以及龙和大象的形状。 立马香溪唤渡船,羊肠绕尽洞呀然。 注释:我站在马尾溪边呼唤渡船,羊肠小道曲折蜿蜒,最终到达了这个神秘的石室。 知谁开辟群工巧,直许宽虚一室圆。 注释
注释: 1. 峡江:形容山峡河流湍急。 2. 试险眼初开:试着去冒险,试探一下危险的地方。 3. 常惊四畔山围绕:常常感到四周的山围绕着。 4. 不见中间水去来:看不见水流的方向。 5. 石出多奇吾甚爱:岩石突出,形态奇特,我很喜爱。 6. 舟移太疾首频回:船行驶得太快了,我多次回头观望。 7. 濒涯稳处凭谁问:在悬崖边稳定的地方可以依靠谁? 8. 我欲其间作钓台:我想在这之间建一座钓鱼台。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立春时节的田园风光的诗歌。下面是逐句释义: 1. "柳条弄色舞轻风,不与寻常岁暮同。" —— 这是描写初春时节,柳树在轻风中摇曳,色彩斑斓,仿佛在跳舞,它不同于冬天的萧瑟和寒冷。这里的“柳条”指的是柳树的枝条,而“弄色”则是形容它们随风摇曳,呈现出丰富的色彩。同时,“岁暮”指的是旧的一年的末尾,而这里用“不与寻常岁暮同”来表达新一年的到来,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2.
【解析】 这是一首赠答诗,诗人以“寄饶云叟”为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第一联写自己与饶云叟分别后,常常收到他的来信,因此十分奇怪,因为我并不曾写信给他呀!第二联说自己不喜官场的冷清,所以没有写信。第三联说是因为天刚黑时,钟声才敲响,而制胜登高则在雨后,所以说是“静晖待月昏钟后”。尾联写诗人去年也曾和饶云叟在这里聚会,今天只能望月怀人,询问他近来可好。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注释】 1.竞渡:赛龙舟。 2.水马:即船,用木制成,上置人,以桨划行。 3.朱楼:即彩楼,指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建筑。 4.红粉:女子的代称。 5.笙箫:乐器名。 6.月中谁念:月亮上有谁牵挂(思念)我? 7.江上:长江上。 8.夺锦标:夺得比赛冠军。 9.冷眼:冷静的目光,不轻易被感情所左右。 10.贾勇:勇敢地竞争,争夺。 11.争头:争取领先位置。 12.一鼓喜成谣:一声锣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