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雷发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读懂诗歌内容,然后结合作者及诗歌的写作背景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演教寺吊楼居朱漕”,意思是在演教寺吊楼上居朱漕。罗带江头蜕绣衣:在罗带江头脱去华丽的衣裳。人归香草谢家池:人已经回到香草般的家园(指故乡)谢家池。祇今玉树埋何处
注释: 1. 吹香亭上送飞鸿,且把行藏寄蜀桐——在吹香亭上送走飞翔的大雁,我把我的行踪和心愿寄托给蜀地的梧桐树。 2. 老境只须寻远志,世途还要避沙虫——年岁渐长,只需寻找远大的志向,世间之路还需要躲避那些小人。 3. 公于天地初何憾,道在丘园固未穷——你对于天地之间又有何遗憾?你的道行在田园之中也永远不会穷尽。 4. 曾是辕门投卷客,应怜听雪卧蕯藭——曾经在辕门投下试卷
解析: 1. 梅花好处共心期 - 关键词: `梅花、好处` - 这句诗表达了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希望与萧大山兄弟共同欣赏和珍惜这种美好。 2. 曾撷天葩寄梦思 - 关键词: `曾撷、天葩` - 描述一种行为(采摘天上的花瓣),并表达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了深厚的思念。 3. 兄弟自为千古计 - 关键词: `兄弟、自为、千古计` - 强调兄弟之间共同规划未来的重要性
訾家洲 竹坞松湾遍履痕,断碑无首野苔昏。 江山应识前贤事,裴柳今存几世孙。 岛雾海霞留古意,春猿秋鹤冷骚魂。 何人会得登临意,闲嚼梅花伴酒尊。 注释: 1. 竹坞松湾遍履痕:形容訾家洲上有许多竹子和松树,走过时留下了足迹。 2. 断碑无首野苔昏:描述一座断裂的石碑,上面长满了野草,颜色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3. 江山应识前贤事:指大自然能够记住历史上的贤人事迹。 4. 裴柳今存几世孙:指裴
【注释】: 1. 杨陆:指唐代诗人杨炯和卢照邻,两人都是初唐诗坛的重要人物。峥嵘:形容人的才气出众或事物雄伟壮观。 2. 吟到停云趣转清:指诗的意境深远,感情清新。 3. 古似洞庭张雅乐,严如即墨敛残兵:指诗歌风格古朴庄重,如汉代的《雅乐》一样典雅,如战国时的赵括(即墨太守王修)收兵时严肃认真的样子。 4. 茵蔯终不肥方朔,芣苡何堪病冉耕:指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西汉的东方朔
【注释】戊戌年(1084)冬,作者因事客居桂林。赵叔愚是作者的友人。张司业指张籍。《逢贾岛绝句为寄》即《送贾岛》,是一首送别诗。“今冬”指本冬。“仆客”指作者。“雪中”指桂林。“赵叔愚书张司业逢贾岛绝句为寄”,即题中的“绝句”。 【赏析】全诗以“对雪感而有作”为题,实际上是写在桂林雪中遇旧友赵叔愚而有所感。开头两句是说,朔风凌凌,水面冻起一层冰花,仿佛琼树一般。诗人与好友曾一起垂钓于湘江边
【注释】 (1)闲居自遣:闲居家中自我排遣。遣:消愁解闷。 (2)许由:古代的贤士,尧欲传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而逃隐箕山。“屠苏”指药酒或饮料,古人常用以驱邪避疫。“小”是“少”的意思。 (3)红树苍山:即红树青山,形容山色红绿相间的美丽景色。“一臞”指一个人,形容身材矮小。 (4)白发功名惟剑在:用典自比,意思是说只有剑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和志向。“惟”是“只有”的意思。 (5)青灯活计并锥无
寄许介之 惹得诗名遍九州,酒徒棋伴半公侯。 离骚甘隐鱼鳞屋,乐府多传鳷鹊楼。 醉叶几窠藏菊径,蠹荷三亩护渔舟。 中原应有楼兰国,空锁吴钩到白头。 注释 - 惹得诗名遍九州:引起诗名广泛传播至整个九州之地。 - 酒徒棋伴半公侯:形容自己与酒友、棋侣的交往,他们的地位不低,相当于半公侯。 - 离骚甘隐鱼鳞屋:指屈原通过《离骚》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同生活在装饰有鱼鳞瓦顶的房子中。 -
【注释】 淮:长江。烽:烽火,边报。蜀燧:蜀地的烽火。照:照亮。腐儒:迂腐的书呆子。楚客:在楚国作客的人。汀洲:水中沙洲。搴(qiān):拔取。杜若:香草名。沮泽:大泽名。茈葫:水葫芦。耽吟:迷恋于吟诗作文。自爱:自我爱惜。南游好:喜爱南方的游历。百事无:百事皆无进展。祝融:传说中的火神。《山海经》载,祝融生南岳,死葬苍梧,其精为鸟,状如翠鸟,名曰朱鹭,赤足丹喙,好远行,见则天下大热。扪虱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戴叔伦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第一句:“曾到元郎吟处吟”,意思是我曾经到过元郎(即戴叔伦)曾经吟诗的地方吟诵诗歌。 第二句:“雪蓬烟艇欠相寻”,意思是我遗憾未能在雪蓬烟艇上与您相见。 第三句:“凤鸣道国空诗句”,意思是虽然有凤凰鸣叫于道国,但那里只是空有诗句而无实际行动。 第四句:“雁到衡峰只信音”,意思是虽然有雁群飞至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