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栩
【注释】 渤澥:大湖。东南极:东南方向的尽头,指南海或东海的尽头。梵室:佛教寺庙。何年:何时。缘水尽:水尽山穷。潮势挟山来:潮水随着山而涌来。古市朝仍暮:早晨和傍晚都像集市一样繁忙热闹。遥帆去若回:远去的帆船像是要回来似的。老僧无一事:老和尚没有什么事情可做。窗日射飞埃:窗户上的阳光把灰尘照得飞扬起来。 【赏析】 《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之一
劝耕题正觉寺诗次王文康韵二首 海山春过半,未见一花开。 岩溜无时滴,松风尽日来。 前生身已到,归路首重回。 只恐山灵笑,衣巾着吏埃。 注释与赏析: - 第一首: - “海山春过半”: 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意味着时间过得很快,春天即将结束。 - “未见一花开”: 没有看到一朵花开放,可能是在描绘荒凉的景象,或者表达一种期待的心情。 - “岩溜无时滴”: 瀑布的水从岩石上流下来,没有声音
注释: 1. 市屋炎蒸极,爱眠官署亭。 注释:炎热的夏天,官署里的亭子让人感到凉爽。 2. 洒泉清坐石,疏纸出危棂。 注释:坐在石头上,听着水声潺潺;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3. 露草有尘色,风枝无动形。 注释:露珠沾在草上,显得有些污浊;风吹过树枝,却没有留下痕迹。 4. 怀人兼述句,钟尽钥开扃。 注释:思念着远方的人,同时写下了诗句;钟声敲响,门被打开
嵌崖双合处,罅石隐龙形。 注释:岩石缝隙中隐约可见龙的形状。 鳞甲从人看,莓苔自旧青。 注释:龙身上的鳞片仿佛在人的眼前显现,而周围覆盖的莓苔已经变得陈旧发蓝。 两洼唯一滴,尽日不盈瓶。 注释:两条山涧中间仅有一个水点,整日都不装满瓶子。 饮此清甘极,全令尘思醒。 注释:喝这泉水的味道极其清新甘甜,让人所有的尘世杂念都随之清醒
宿山寺 湔祓六根尘,来寻下榻盟。 梦回秋已至,心定暑初清。 急雨打窗过,飞泉落涧声。 佛灯犹弄影,趺坐到天明。 【注释】 1. 六根尘:佛教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官和它们对应的对象。 2. 来寻下榻盟:来寻找住宿之地。 3. 梦回秋已至:梦中回到了秋天。 4. 心定暑初清:心境平静下来,暑热已经消退。 5. 急雨打窗过:急促的雨声敲打着窗户。 6. 飞泉落涧声:瀑布的声音落入山谷中。
【注释】 罗汉寺:位于四川峨眉山,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所建。大士:指观音。茗花:茶花。檀施:檀木作的佛像、家具等。灶爇:烧火。灯悬龛(kē):佛龛前悬挂的油灯。奇嶂列前除:奇山怪石罗列在寺庙之前。 【赏析】 《罗汉寺》是一首题咏峨眉山罗汉寺的七律。诗人由山门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崖势如龙的峭壁。接着看到中为大士居,即在山门内正中供奉着大士菩萨像。然后是“茗花时现异”,说明茶花开得异常美丽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题目所给出的要求进行作答即可。 【答案】 踏破祖师关——踏破祖师关山;参黄——参拜佛寺;仍吊颜——仍然吊唁颜真卿;龙分一脉水——龙脉之水;鹤占半屏山——鹤鸣之声占据半壁屏风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此题是一道古诗文默写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其意思,并注意易错字形的书写。 【答案】 ①从龙湫流出灵岩山来:②外看不知山的险峻:③藏匿在千峰之中:④洗涮云雾的骨骼:⑤灵异出 现在人间:⑥隐没的地方很多
黄纸书涵雨露恩,春风寂寂闭岩门。 松间时有神光现,不是孤园礼世尊。
明越昔薄游,地隔情自缀。 君凫从天来,余马适栈系。 人言官一方,阅士既其细。 义扣贤者心,利谒鄙夫计。 里居亦有云,官吏吾熟睨。 漏屋讵自知,知漏在所憩。 嗟余甘养拙,掩室敢径诣。 而君政疑神,万户诵美惠。 奋髯吏胆冰,落笔民病蜕。 邑负督常平,什九缘税契。 君为融以衷,公妥私不盭。 咄彼萋菲徒,嘴毒欲旁噬。 能仪百凤凰,莫尾一獢猘。 荐满趣天京,恩深留海裔。 忘形无语赠,折柳蝉失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