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崖双合处,罅石隐龙形。
鳞甲从人看,莓苔自旧青。
两洼唯一滴,尽日不盈瓶。
饮此清甘极,全令尘思醒。
嵌崖双合处,罅石隐龙形。
注释:岩石缝隙中隐约可见龙的形状。
鳞甲从人看,莓苔自旧青。
注释:龙身上的鳞片仿佛在人的眼前显现,而周围覆盖的莓苔已经变得陈旧发蓝。
两洼唯一滴,尽日不盈瓶。
注释:两条山涧中间仅有一个水点,整日都不装满瓶子。
饮此清甘极,全令尘思醒。
注释:喝这泉水的味道极其清新甘甜,让人所有的尘世杂念都随之清醒。
嵌崖双合处,罅石隐龙形。
鳞甲从人看,莓苔自旧青。
两洼唯一滴,尽日不盈瓶。
饮此清甘极,全令尘思醒。
嵌崖双合处,罅石隐龙形。
注释:岩石缝隙中隐约可见龙的形状。
鳞甲从人看,莓苔自旧青。
注释:龙身上的鳞片仿佛在人的眼前显现,而周围覆盖的莓苔已经变得陈旧发蓝。
两洼唯一滴,尽日不盈瓶。
注释:两条山涧中间仅有一个水点,整日都不装满瓶子。
饮此清甘极,全令尘思醒。
注释:喝这泉水的味道极其清新甘甜,让人所有的尘世杂念都随之清醒。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山头金碧入层天,下瞰平坡百顷田。” - 关键词: 山头、金碧、层天、平坡、百顷田 - 注释: 描述寺庙的山头部分,其装饰华丽,金光闪闪,仿佛融入了高高的蓝天之中。从山顶向下俯瞰,可以看到一片宽广的田野,田野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庄稼。 - 译文: 山顶上的金色装饰闪烁着光芒,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从山顶向下望去,可以看到广阔的田野,田野上种满了各种各样的庄稼。 - 赏析:
已出郊坰曙色微,田翁指点路分岐。 门前大白刘伶墓,壁上箜篌炀帝祠。 五斗精神醒亦醉,二妃恩宠死相随。 何如一挽天河洗,却为君刊万古碑。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已出郊坰曙色微: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黎明时分离开郊外的情景。“郊坰”指的是郊外的田野,“曙色微”则表示天刚蒙蒙亮,光线微弱。 2. 田翁指点路分岐:描述了一位老农在指引道路时的情况,这里的“田翁”可能是指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夫
明越昔薄游,地隔情自缀。 君凫从天来,余马适栈系。 注释:明越指浙江绍兴地区,这里代指友人;凫指水鸟,比喻友人;天来指从天上来的书信或消息;余马适栈系指我的马被拴在了客栈里。 人言官一方,阅士既其细。 义扣贤者心,利谒鄙夫计。 注释:人说官是一方之主,要仔细阅读和对待;义扣贤者心指的是用义去衡量和对待贤者,表示尊重;利谒鄙夫计指的是利用权力去谋取私利。 里居亦有云,官吏吾熟睨。 漏屋讵自知
【注释】 秋云阁雨暗江天:秋云阁在苏州城北,是观赏太湖秋景的地方。阁前有雨廊,可以避雨。 作吏自惭空送日:做官的时候,总是把日子白白地浪费了。 尔晨何事不逢年:你今天早晨干什么呢?为什么不遇到一年中最吉利的日子? 荒村独往无人识:独自行走在荒僻的村落里,没有人认识你。 古寺频来有佛缘:经常到这个寺庙去,与佛有缘分。 供煮药:烧水做饭。 松风绕鼎却泠然:松树的风吹进锅里,发出的声音很清冽。
这是一首描写严子陵钓台的诗。严子陵是东汉初年的名臣,曾拒绝光武帝的征召而隐居于富春江畔。此诗首句以“好山”起兴,描绘了诗人寻访钓台时所见的自然景色;第二句则写出了诗人在寻找中的迷茫和困惑;第三、四句写到了钓台周围的自然风光;第五句写到了钓台所处的地理位置;最后两句则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与赏析。 以下是对该诗逐句的解释: 题云严寺 才见好山疑近寺,却寻流水入山来。 坡头上下无平屋,松色中间有落梅。
这首诗是次韵赵常博的《题净慈僧昙印得御书真赞》。 黄纸书涵雨露恩,春风寂寂闭岩门。 松间时有神光现,不是孤园礼世尊。 注释:黄纸书指的是皇帝的诏书,包含了皇帝对僧人的恩惠。春风寂寂闭岩门,形容春天的宁静。松间时有神光现,指僧人在山林中修行时,有时会显现出神圣的光芒。不是孤园礼世尊,表示僧人并不是为了追求世间的尊荣而修行,而是真正为了修行和弘扬佛法。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的敬仰之情
【注释】 方干:字雄飞,唐代诗人。生前与诗坛巨匠贾至为知交,死后却默默无闻,所以有“生前知己人谁是”的慨叹。 葬地不封:即没有封土。 秋树死:秋风一吹,树叶凋落。古人认为落叶归根,故云“秋树”。 钓渚:水中沙洲,这里泛指墓地。 【赏析】 此诗是方干死后友人所作,诗中抒发了对方干的哀悼之情。首联写方干生前与知己交好,死后却无人知晓,这是对朋友的哀叹。颔联以秋景作比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题目是《上丞相寿》,其五是指该诗的第五句。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plaintext 玉带(第一句) —— 玉带指帝王或高贵之人佩戴的贵重玉饰腰带。 万钉宝璐价连城,赐敕初宣上不名(第二句) —— “万钉宝璐”形容贵重且工艺繁复的玉器,价格昂贵;“价连城”意味着价值连成城市之高。“赐敕”是赐予诏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德裕的《自叙》。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天地的感激之情和对恩人的深深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权力的向往。 “天地深仁不自知”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天地之间充满了深深的仁慈,而我却无法感知到这种仁慈的存在。这里的“深仁”指的是天地之间的无私和宽容,而“不自知”则是指我无法认识到这种仁慈的存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天地的深深感恩之情。 “物才有识荷恩私”这句诗的意思是说
大水次友人韵 天公岂是出新奇,涨潦茫茫秋暮时。 牵浪何曾传雨信,回南不用掣风旗。 拍浮瓮盎鸣相属,颠倒篱墙去若驰。 数日羲和尚羞涩,嫩黄晴影浸清漪。 注释: 1. 天公:指自然界的天气。 2. 牵浪:指波涛被风吹动形成波浪状。 3. 回南:指南方地区因夏季高温而出现湿热天气。 4. 瓮盎:指的是用来盛水的瓦罐或者瓶子之类的容器。 5. 颠沛(piě):形容水流翻腾的样子。 6. 羲和
【注释】 罗汉寺:位于四川峨眉山,为唐代著名高僧鉴真所建。大士:指观音。茗花:茶花。檀施:檀木作的佛像、家具等。灶爇:烧火。灯悬龛(kē):佛龛前悬挂的油灯。奇嶂列前除:奇山怪石罗列在寺庙之前。 【赏析】 《罗汉寺》是一首题咏峨眉山罗汉寺的七律。诗人由山门而入,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崖势如龙的峭壁。接着看到中为大士居,即在山门内正中供奉着大士菩萨像。然后是“茗花时现异”,说明茶花开得异常美丽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此题是一道古诗文默写题,注意通读全诗,理解其意思,并注意易错字形的书写。 【答案】 ①从龙湫流出灵岩山来:②外看不知山的险峻:③藏匿在千峰之中:④洗涮云雾的骨骼:⑤灵异出 现在人间:⑥隐没的地方很多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释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最后根据题目所给出的要求进行作答即可。 【答案】 踏破祖师关——踏破祖师关山;参黄——参拜佛寺;仍吊颜——仍然吊唁颜真卿;龙分一脉水——龙脉之水;鹤占半屏山——鹤鸣之声占据半壁屏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内容,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 “子晋昔游处”,点明白鹤寺,写诗人当年游览的场所;“平台片石成”,“平台”为古建筑中供人登高远眺或休息的平台;“片石成”,“片石”指一块块小石头,这里指岩石;“成”是形成、建成的意思;“昔游处”即昔日游玩的地方,点明白鹤寺。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说当年在此游玩时,白鹤寺已经建成
【注】: 归淮:指诗人的家乡。 浙:今浙江一带。 度尽:经过。 想见:希望看到。 添诗卷:增添诗篇。 摄酒官:主管酿酒的官吏。 雨多江溆暗:雨多,江面昏暗。溆,水名。 米贱客愁宽:米价便宜,使游子愁闷得以减轻。 参台幕:参加朝廷政事。 应留看牡丹:应当留住观赏牡丹花。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写诗人对友人刘成道的眷念和祝愿。开头两句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归”字领起全诗,也暗示了诗人的乡思之苦
注释: 1. 市屋炎蒸极,爱眠官署亭。 注释:炎热的夏天,官署里的亭子让人感到凉爽。 2. 洒泉清坐石,疏纸出危棂。 注释:坐在石头上,听着水声潺潺;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 3. 露草有尘色,风枝无动形。 注释:露珠沾在草上,显得有些污浊;风吹过树枝,却没有留下痕迹。 4. 怀人兼述句,钟尽钥开扃。 注释:思念着远方的人,同时写下了诗句;钟声敲响,门被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