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晋昔游处,平台片石成。
寺名犹记鹤,松响却疑笙。
岩壁飞双瀑,金沙照一泓。
野人岂仙伴,随鹿过溪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类题目,要把握诗歌内容,结合注释和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
“子晋昔游处”,点明白鹤寺,写诗人当年游览的场所;“平台片石成”,“平台”为古建筑中供人登高远眺或休息的平台;“片石成”,“片石”指一块块小石头,这里指岩石;“成”是形成、建成的意思;“昔游处”即昔日游玩的地方,点明白鹤寺。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说当年在此游玩时,白鹤寺已经建成,用一个“记”字点明自己对白鹤寺的熟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写诗人当年在白鹤寺游玩时听到的美妙声音,用“却疑笙”三字写出了诗人听到的美妙声音与笙乐相似,从而表现出诗人听到美妙声音时的惊奇之情。
第四句写白鹤寺内飞瀑如双鹤齐鸣,水声如笙乐悠扬;第五句写山崖上飞流直下的瀑布,水花溅起犹如照彻山谷的一片明镜;第六句写溪边金沙闪烁,清澈见底,映出碧绿的水色。
尾联写诗人当年曾随仙人鹿仙伴到此处游玩,但今日已无仙人相伴,只能跟着野人鹿群一同渡过溪流。
【答案】
①“子晋”:传说中的神仙名。《列子·汤问》:“子晋得神龟。”《史记·封禅书》载:“子晋修道于缑氏山中。”传说子晋曾学道成仙,后乘白鹤升天而去。②“平台”:泛指楼阁、亭台等建筑上的楼阁。③“片石成”:“成”在这里指建成、形成。④“记”:记忆,记住。⑤“却疑笙”:用“却”字,表明诗人听到的声音并非真实的笙乐,而是错觉。⑥“岩壁”:指山崖。⑦“双瀑”:指瀑布的两股水流从山崖上倾泻而下,如同两只飞来的白鹤。⑧“金沙”:指山间的泉水。
译文:
子晋当年游玩的地方,一座平台,一块岩石便建成了。
白鹤寺的名字还留在心中,那松树传来的声音让我怀疑是不是在演奏笙。
山间有两块飞瀑像两只白鹤同时鸣叫,泉水清澈如洗映照着一弯清泉。
我如今成了野人,跟随野人鹿群在溪水中徜徉。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交代了诗人当年游览过的地方——白鹤寺。“平台”是指楼阁、亭台等建筑物上面的楼阁。“片石”指的是岩石。“成”是建成的意思。“昔游处”即昔日游玩的地方,点明白鹤寺。“子晋昔游处”,点明白鹤寺,写诗人当年游览的场所。诗人当年在白鹤寺游玩时,白鹤寺已经建成。用一个“记”字点明自己对白鹤寺的熟悉,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之情。
颔联紧承前句写当年在白鹤寺游玩时听到的美妙声音。“却疑笙”三字写出了诗人听到的美妙声音与笙乐相似,从而表现出诗人听到美妙声音时的惊奇之情。“岩壁飞双瀑”四句写瀑布的景象。这两句描写了飞瀑如双鹤鸣叫声,水花溅起犹如照彻山谷的一片明镜,山间有两块飞瀑像两只白鹤同时鸣叫,泉水清澈如洗映照着一弯清泉。
颈联写白鹤寺内飞瀑如双鹤齐鸣,水声如笙乐悠扬;山间有两块飞瀑像两只白鹤同时鸣叫,泉水清澈如洗映照着一弯清泉。
尾联写诗人当年曾随仙人鹿仙伴到此处游玩,但今日已无仙人相伴,只能跟着野人鹿群一同渡过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