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次韵王丈丰父待制荔枝二十韵》。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诗句释义和译文: 1. 叶实根株尚老苍,龙鳞皋比贵先尝。 - 叶实根株:指荔枝树的叶子和根部。 - 龙鳞:形容荔枝壳上的纹路像龙鳞般整齐。 - 皋比:古代帝王座位前的象牙或玉制的装饰物,此处比喻荔枝壳。 - 贵先尝:意思是荔枝在成熟时最珍贵,要首先尝试品尝。 2. 千林断送诗骚酒,三绝无逾色味芗。
诗句输出:大父令赋捕鱼 译文注释: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赏析: 苏籀的《大父令赋捕鱼》是一首描绘渔民生活的诗作。首句“寒鱼不乐水”便揭示了鱼儿对水的厌恶和无奈,表达了它们对环境的不满与生存的艰辛。接下来的句子中
仲秋苦热半格一首 诗句: - 老火薪烝鼎灶然,柔金低伏听燔煎。 - 虚窗叠巘攒三崿,冷枕清飙直万钱。 - 俯仰生涯恃林井,包缠冠绂哂毹毡。 - 朝蝇夕蜹嗟何集,山雪河冰渴沃湔。 - 子夜凉生秋思肇,午时炎炽赫羲鲜。 - 荫饶华桷单絺叟,嬉爱清川泳月船。 - 巾幨垢氛勤靧濯,果肴剖剥萃新妍。 - 芸夫望望瞻云汉,鋜鹤声声唳碧天。 - 瀑水何山千尺泻,洗心安得赏悬泉。 译文: 在仲秋的时候
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 沼沚清涟生,沄沄复浼浼。 - 沼沚:指池塘、小洲。沼沚清涟生:池塘里的水清澈,涟漪荡漾。沄沄复浼浼:水面波动,又显得更加明净。 - 注释: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爨清饭不足,欢赏心无馁。 - 爨:煮食。爨清饭不足:虽然食物简单,但并不影响心情。 - 注释:诗人以简约的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满足和乐观态度。
【注释】 大父:对祖父的尊称。 纨:细绢。团扇:圆形的扇子,古代用以纳凉。 炎凉一推迁,委掷昏尘垢:天气炎热时用它扇风,凉爽时弃置不用,久之便蒙上灰尘。 萦蛛网:蜘蛛结网,蛛丝纠缠于窗纱之上。 闇(à):昏暗。 分好丑:指好坏、美丑之分已无法分辨。 汉:汉朝。婕妤:汉成帝妃嫔名。 贤哉楚令尹:楚王英,字子阳。汉章帝时为长乐少府,有才能,但为人奢侈。 无欣亦无诟:不因自己的喜好而沾沾自喜
次韵范氏子园居即事三首(其一) 媚兰多畦畹,党竹论尺寻。 倦矣一枝足,卓哉千里心。 注释: 媚兰多畦畹:媚兰是一种花,多指兰花,这里指种植了很多兰花的花地。 党竹论尺寻:党是指竹子的种类,尺是长度单位,这里指的是竹子的高度,一尺长的竹子。 倦矣一枝足:表示对这一棵已经感到疲倦了。 卓哉千里心:形容这棵竹子的气度宏大,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 气含湖海姿,名挂罴虎林:气含湖海姿
这首诗是韩愈在唐朝贞元年间(785-805年)写的,当时他正在常山担任县令。诗中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态度和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苍隼卑飞亦将击,素琴不拟贵高张。 注释:苍隼卑飞,指苍隼低飞,比喻地位低下的人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素琴不拟贵高张,指素琴不追求高贵的音乐,比喻自己的志向不高,但也不会放弃。 赏析:诗人在这里用苍隼低飞和素琴不拟贵高张这两个比喻,表达了自己虽然地位卑微
咸阳县令求清渭楼诗和何子应长句 秦如蒹葭未饱霜,四维不举空豪强。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终始皇。 富极薰天力斡地,诸侯西来谁敢当。 范雎李斯乘利势,蒙骜白起先戎行。 韩卢前奔宋鹊举,角逐海内如驱羊。 干戈取之刑法治,举事夸淫惟快意。 时移数尽非徒然,直笔汗青遭唾毁。 咸阳宫殿无尺瓦,直抵南山是禾稼。 山巅观阙总成尘,清渭东流无昼夜。 昔时此水贯宫垣,今日沦涟县楼下。 无复秦娥洗妆水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题目中给出的注解和提示语进行分析。本诗共八句,内容如下:我思念刘紫微公贡父公啊!他与友人栾城相知甚深,他们之间的友情就像孔子和他的弟子一样深厚。刘公达观自信,自认命运早已注定,但他晚节不遇,却得到德业双修的人的赏识。刘公精通汉事,雍容有度,通晓雅颂,是蜀相诸葛亮、司马相如的前辈
【解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内容是:西郊种的十亩麦子已经成熟,自笑不耕只靠吃闲饭。我们一家人吃饱了就是最大的幸运,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心了。我田里小麦总是长得很好,收获的时候总是又白又好。这怎么比得上豪绅地主,他们用契约文书来剥削百姓,残酷地从百姓身上榨取财物呢?我家治生没有什么特别的办法,世代守着这个慈俭的风气。仓库里面粮食不满,也不值得忧虑,冒热天晒一晒,有什么值得懒的呢?天空不见一丝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