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
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
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
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
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
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
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
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诗句输出:大父令赋捕鱼

译文注释:寒鱼不乐水,遇汕辄来依。溪边蓑笠翁,智深鱼莫知。网罟既不设,钓竿亦罢携。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世人岂异此,外物常见羁。好在李斯犬,当观庄子牺。

赏析:

苏籀的《大父令赋捕鱼》是一首描绘渔民生活的诗作。首句“寒鱼不乐水”便揭示了鱼儿对水的厌恶和无奈,表达了它们对环境的不满与生存的艰辛。接下来的句子中,“遇汕辄来依”,则形象地描绘了鱼儿遇到渔网后的情形,它们只能依赖岸边或水流较缓的地方生存,展现了鱼儿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接下来的几句进一步描绘了捕鱼的过程,“网罟既不设”,表明渔民不再使用传统的捕鱼工具;而“钓竿亦罢携”,则意味着钓鱼也变得不再可行,体现了渔夫对现代捕鱼方法的无奈接受。然而,尽管环境恶劣,渔夫依然坚持捕鱼:“萧然徒手来,一一收无遗。”这句不仅表达了渔夫的辛劳,也反映了他们对捕鱼成果的珍惜。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渔夫的内心世界,“幽人买鱼食,心亦怜鱼痴”。这里,渔夫将捕到的鱼购买回家,自己品尝,从中感受到鱼儿的辛劳,从而生出怜悯之情。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是对渔夫个人情感的描述,也是对整个捕鱼过程的一种反思和感慨。

最后两句“早知烹割苦,宁如在流澌”,则表达了渔夫对捕鱼辛苦的深刻认识,如果知道捕鱼的艰辛,他们宁愿选择让鱼留在水中自由生活。这种深刻的感悟,不仅体现了渔夫的智慧,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尊重和对生命的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捕鱼场景的描绘和对渔夫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苏籀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渔业生活,也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