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解析与赏析 1. 诗句翻译 - 木叶落时节,湖山向晚晴。 - “木叶落时节”:描绘了树叶在秋季落下的景象,象征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 - “湖山向晚晴”:描述了傍晚时分湖山的美丽景色,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 移床桥上坐,看客海边行。 - “移床桥上坐”:表达了诗人坐在桥上的情景,可能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 “看客海边行”:描述了海边行人的身影,可能是游客或行者
【注释】1.凤山:在江西吉安府永新县,为庐山之一支。 2.游山债:指久欠游览名山之愿,即久未出游。 3.溪上村:在凤山附近。4.漠漠:轻细貌。 5.昏昏:昏暗貌。6.土甑:陶制的蒸具。7.榰筇:拄竹杖。8.老子:指作者自己。9.无言:无言可对。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旅行中,因偶遇而引起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情。诗中没有写游山的兴致和喜悦,却写了寻访村舍、观赏风光的情景
郊行 桑柘晴川口,林深一径存。 披云登断岭,隔水见前村。 春去花无迹,崖倾洞有门。 郊行聊着眼,疑是武陵源。 注释: - 桑柘晴川口:桑树和柘树生长在晴天时清澈的溪流边,这里指的是一个景色美丽的地方。 - 林深一径存:树林深处有一条小径,虽然很隐蔽,但却依然存在。 - 披云登断岭:冒着云雾登上了一座断崖。 - 隔水见前村:隔着水面可以看见前面的村庄。 - 春去花无迹:春天已经过去
【解析】 此诗首句写诗人寻访广福寺,故地难觅;颔联写诗人乘舟北渡,至寺登高远眺;颈联写夕阳西下,雨打松枝的傍晚景色;末联写客中闻钟添恨。 【答案】 译文:我来到旧时游过的广福寺,只见青山重重,茫茫一片。我乘船到北岸去拜访一位僧人,回到寺后登上西峰眺望大海。薄薄云层消散了,夕阳西沉,微风吹过雨打在松树上。可惜的是,这美好的景致却增添着我的旅愁,听到黄昏钟声不禁又添几分愁绪。 注释:①寻访广福
江上晚立 沙晚低风蝶,汀烟入夜舟。 日依平野没,月涌大江流。 书懒聊遮眼,诗成自点头。 此时临水叹,一倍不禁愁。 译文: 江边傍晚我独自站立,沙滩上晚霞映着低飞的蝴蝶,江边的烟雾随着夜晚的降临渐渐飘散进入河里。夕阳西下,太阳沉没在大地上,而明月升起在长江之中流淌。懒得看书,便将眼睛遮住;诗歌写成了,自己忍不住要点头称赞。此刻站在江边感叹时光易逝,内心不禁涌起深深的忧愁。 注释: -
【注释】 百衲老空林:指自己像僧人那样,在百衲(即僧衣)上缝补。 九箴:指古代的《九箴》,是告诫君主要谨慎戒行、防微杜渐的箴言。 去住两乡心:意指无论身处何方,都有一种乡愁之感。 绝顶无禅侣:指没有可以谈禅的朋友。 有匣琴:指手中所持的古琴。 感多聊自遣:意思是说感慨很多的时候,只能以自我安慰为乐。 时复一闲吟:意思是说不时地吟诗作赋来排遣心中郁闷。 【赏析】
【注释】 游吉祥登棘庵别业:游吉祥登刺山的棘庵别业。游吉祥,即慧远禅师。 屋在瀑泉西:棘庵别业的屋子在瀑布泉水的西边。棘庵,是东晋僧人慧远在庐山开凿的道场,后人称之为“东林寺”。 看来眼转迷:看着棘庵别业,眼睛就会感到迷茫。 松风清飒飒,秋日正凄凄:松树林中的风吹得格外清晰、爽朗,秋天的气息也更加凄凉。飒飒,形容风吹的声音。 海鸟和涛望:海鸟对着大海飞翔鸣叫,仿佛在观望着什么。 山鼯隔水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别周上人》,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第一句:“此地是何乡,悬帆兴甚长。” - “此地”指的是作者所在地。 - “何乡”表示对这个地方的陌生感或疑问,可能是作者对这个地方的不熟悉。 - “悬帆”意味着准备出发,“兴甚长”表示兴趣很浓厚,可能是因为对即将离开的人或地方感到兴奋。 第二句:“山光分首暮,草气入林香。” - “山光”指的是山的颜色或景色。 -
【注释】丈亭:指长亭。未厌长为客:意思是没有厌恶长期做客的生涯。孤舟趁夜行:意思是乘着小船趁着黑夜在水上航行。不唯:不只是。山水乐:意思是欣赏山景水色之乐。颇觉:似乎感到、好像觉得。梦魂清:意思是好像梦见了清爽的灵魂。劳生:劳苦的一生。谁独免:意思是谁能避免。空复:白白地。 【赏析】《丈亭登舟有感》:作者在游历中,常因羁旅而感慨人生之短暂与世事之无常。这首诗便是他游历时所作
日日西亭上, 凭栏取次看。 绕崖云惨惨, 浥屦露团团。 昼景委红叶, 松香掩白檀。 平生勋业意, 开镜影相欢。 【注释】: 1. 日日西亭上:每天在西亭上面,也就是经常去西亭。 2. 凭栏取次看:在栏杆旁边随意观看。 3. 绕崖云惨惨:环绕着山崖的云雾浓重、昏暗。 4. 浥屦(yì jǔ)露团团:鞋子被露水打湿了,形容天气湿润寒冷。 5. 昼景委红叶:白天的景色像红色的叶子一样。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