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注释】太白山:指太白峰,在陕西渭南县东北。月欲低:月亮快要落山了。鹊栖不稳:喜鹊停在枝上不安稳。坐来:坐在这里。联翠微:形容松声如丝缕般细长。 【赏析】《宿天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作者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桐梓一带)时所作。诗中描写的是太白峰上的一个夜晚,明月将落未落之时,喜鹊停歇在树枝上,而诗人则坐在这里聆听着松林间的清越之声
苏堤一带柳阴长, 西湖美景如画。苏堤,即苏东坡的堤岸,在杭州西湖边。柳阴长,形容苏堤上杨柳茂密,树影婆娑。这句诗描绘了西湖边的自然景色,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 柳外西风特地狂, 西风吹拂着柳树,特别猛烈。西风,即西方的风,通常指秋风,这里特指晚秋的风。这句诗表现了秋天的特点:凉爽的西风拂过柳树,给人以强烈的感受。 晚泊孤舟古祠下, 傍晚时分,诗人泊船在一座古老的祠堂下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越城夜景的诗。第一句“小舟夜宿越州城”写诗人乘着小船在越州城下住宿,第二句“卧看星河尽意明”写诗人躺在床上欣赏越州城的夜景。第三句“漏鼓乍听连岸响”,写夜晚的钟声和水波相映成趣。第四句“好风佳月总同盟”是全诗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越州城的赞美之情。 【答案】 译文:我乘小船在越州城下住宿,躺在船上望着越州城的夜景。深夜里听到远处传来了报时用的漏壶的声音
注释:浪迹悠然,意指我随意自在地来到海乡;人烟物景,指海乡的景物、人文。苍苍,形容海乡的自然景色和人情。 孤猿更发秋风里,赖有从前石作肠。 译文:孤独的猿猴在秋风中发出叫声,幸好以前这块石头上刻着“心”字。赏析:诗中的孤猿指的是诗人自己,他在这海乡的秋天独自发出了声音。而那块石头上的“心”字,则表达了他对过去的回忆与思念
【注释】 盘陀:指石。欲赋胜游:想写一首赞美秋游的诗。无杰句:没有一句好句子。蓬鬓:蓬松散乱的头发。立西风:站在秋风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秋天登高望远之作,描写了秋景和秋意。 “盘陀石上少从容”,诗人登上了盘陀石,心情显得有点不自在,好像有点拘谨似的。“秋色偏宜晚望中”,这是说,秋日的景色最适合在傍晚时分欣赏。 “欲赋胜游无杰句”,想要吟咏这美好的秋景却没有找到好的诗句
注释:小寺乌鸦鸣叫,日午时分,无人同趣,只有我独自坐着。殷勤地为注铜瓶水,只摘取了横斜一两枝。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午后场景,诗人在小寺中独自欣赏梅花,无人同趣,只能独自品味生活的孤独与寂寞。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梅花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生活气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把握全诗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抒情方式、描写方法、表现手法等。本题要求赏析诗句“窈窕阶除天一方,隔帘时有芰荷香”的意思及效果,注意要结合诗句中的意象进行分析。 首句“窈窕阶除天一隅”,写诗人在南屏山的石屋中遥望西湖美景。“窈窕”指曲折幽深的样子
【注释】 ①西湖:即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②西寺:指位于西湖之西的灵隐寺。③东寺:指位于西湖之东的法相寺。④“老夫”:诗人自称。⑤负碧漪(yí): 意思是倚靠栏杆欣赏着美丽的湖光。⑥西寺木鱼东寺鼓:西寺敲木鱼,东寺击鼓,是说两寺的钟声。⑦总入:全部进入。⑧老(lǎo):年老、老迈。⑨诗:诗歌。⑩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游完西寺和东寺之后,独自坐在湖上的亭子里
【注释】 柳絮随风飘荡,斜挂在杨柳的枝条上。驿楼上空,太阳已西下。涧草纵横交错着绿意,进入了我香奁的境界中。 【赏析】 《题都城南庄》为李冶所作,全诗四句。此首是第一首。诗人通过观察描绘,表现了南庄的自然风光。 首句“杨柳斜牵一岸风”写景。“杨柳”,即杨柳树。古人常用“柳”来指称女子,如“垂杨”、“灞柳”等。“斜牵”,即斜倚。这两句的意思是:杨柳在风中斜挂着枝条,仿佛要牵引着岸边的清风。
译文: 在江上的云亭,晴朗的天气下景色格外鲜明。画屏展开,展现的是一幅完整的山川图。我迟迟不愿离去,回头望去,直到视线尽头的孤烟和白鸟消失在视野边缘。 1. 江上云亭霁景鲜 - 江上:指江边的云亭,地点明确。 - 雨亭:此处可能是“雨亭”的误写或笔误,应为“云亭”(即云遮雾绕、云雾缭绕的亭子)。 - 霁景:晴天的景象,这里指的是天气晴好的景色。 - 鲜:新鲜,这里形容景色的生动和色彩的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