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绍嵩
注释: 胡伯圆尚书以松山虚席力招补其阙,便辞以小诗,遂获免。 懒性如今成野人,苍颜白发不时新。 自知潦倒无馀事,乞取山林放旷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胡伯圆邀请后,用一首诗表达自己不想做官,想要过隐居生活的心情。 首联“懒性如今成野人,苍颜白发不时新”,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场的名利,希望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这里的“懒性”是指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野人”则是指诗人渴望过一种远离尘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泛湖》。全诗如下: 六月西湖锦绣乡,新诗满眼费平章。 移舟水溅差差绿,吹面轻风与送香。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释: 1. “六月西湖锦绣乡”:描述六月的西湖如同美丽的锦绣一样美丽。 2. “新诗满眼费平章”:形容眼前的景象如同新写的诗一般,需要细细品味。 3. “移舟水溅差差绿”:在移动的船上,水面被溅起的水花点缀着,显得格外翠绿色。 4. “吹面轻风与送香”
【注释】 北山:山名,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迤逦:曲折连绵。苍然:青翠貌。诗人不会:写景抒情。㶁㶁:水鸟的鸣声。流泉:泉水潺潺流淌。 【赏析】 《十绝》,本指唐代大诗人杜甫所编的《乐府诗集》。这里借指此诗。 首句“北山迤逦自苍然”,点出北山的位置,交代游踪。第二句“万象鲜明禁火前”是写北山之景,突出其苍翠明丽。第三句“愁里有诗人不会”是说有感于时事。第四句“栏边㶁㶁响流泉”是写所见之景
【注释】 幽刹:寂静的佛寺。 傍:依倚。 翠微:青翠的山色,形容景色秀丽。 幡竿(fān gān):一种长竿,多用作幡信或仪仗。 残日:夕阳。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西湖:指杭州西湖。 千株柳:形容西湖边的柳树很多。 何似:如何比得上。 先教画取归:先让画师把它画下来带回去,是诗人的一种自谦之词,意思是说,我游湖时看到这些美景,如果让别人画下来,那岂不更好? 【赏析】
注释: 和靖先生坟已荒,三春花草殿馀芳。 和靖先生的坟墓已经荒芜,春天的花草仍然散发出香气。 栏干倚遍斜阳晚,户牖轩窗总是香。 我靠着栏杆,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美好景色,每扇窗户都充满了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览西湖北山天竺后的所感所思。首句"和靖先生坟已荒",表达了对和靖先生墓地荒凉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留恋。第二句"三春花草殿馀芳",则表达了春天里草木依然繁茂
【注释】横分:纵横交错。园林:指天竺山的林木。初日:指初升的太阳。 【赏析】此诗是作者游完北山之后,在归途中所作。 第一句“天竺横分景色宽”,写游山观景的开阔视野。 第二句“园林初日破朝寒”,写天竺山的早晨景色,初升的太阳冲破了晨雾,给山中景物披上了一层寒光。 第三句“兴阑欲下山腰去”,写自己游兴已尽,想下山回家。 第四句“野径萦回路百盘”,写回程时,曲折蜿蜒的山路盘旋曲折,令人目不暇给
注释:好是春风湖上亭,轩窗小憩俗尘清。湖山有意留侬款,杨柳飞花乱晚晴。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日游赏西湖北山天竺寺时的情景和感受。诗人以春风为媒介,将湖上亭与诗人之间建立起一种亲密无间的联系,使诗人感到仿佛被湖山所挽留。同时,柳枝摇曳,落花纷飞,又为这幅画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氛围。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欣赏
注释: 南屏寄傲且今年,况复相羊得自便。 南屏,指南屏山,作者的住所,这里用“寄傲”二字形容隐居生活之悠闲自在。 天下无人闲似我,闲中方寸阔于天。 指世人都忙碌,没有谁能像自己这样悠闲。闲方寸,形容内心宁静,不被外物所扰
【注释】: 野眺 其一:柳绕平湖绿映堤,风来众绿一时动。 赏析: 首句“柳绕平湖绿映堤”,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柳树环绕着平湖,湖水与岸边的柳树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的画面。第二句“风来众绿一时动”,则通过描写风吹过湖面,带动了周围的柳树枝条,让整个画面都随之颤动的情景,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 野眺其二: 柳绕平湖绿映堤,堤边柳色更相宜。 赏析: 此句承接上一句
【注解】: 同周湛二上人游西湖之北山天竺晚归得十绝 其五:湖上山林画不如,眼明喜见晓光舒。等闲稚子来横钓,一度抬竿一个鱼。 【译文】: 湖上山林景色如画,不及眼睛明亮喜欢看早晨的阳光。平常的小孩来横着用钩钓鱼,一次抬竿就能钓到一条鱼。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和儿童游戏的诗。诗人在游览西湖时,看到湖上的山林景色如画,比任何绘画都要美丽。同时,他还看到了一群孩子在湖边玩耍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