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
琼台杂兴七首 经文相继读南华,谁似清林处士家。 庭外雨晴喧鸟市,檐前日暖散蜂衙。 菊含霜气秋香烈,蔗酿寒浆晚节嘉。 且幸海门波不动,居闲随分足生涯。 注释: - 琼台杂兴七首:这是一首组诗,共七首。 - 一经相继读南华:意思是说在阅读《庄子》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南华真人的教诲。南华真人是道家的始祖,这里的“南华”指的是《庄于》。 - 清林处士: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琼台杂兴七首 德星南斗聚光华,文物衣冠耸故家。 鱼兔叠班唐使节,楼台相望汉宫衙。 阜康自拟唐贞观,习尚相高晋永嘉。 聊乐不劳方外去,七洲烟月浩无涯。 注释:德星南斗聚集的光芒华丽,文物和衣冠显赫的家世。鱼和兔子轮流担任唐朝使者,楼台相互望见汉代的宫殿。希望繁荣就像唐朝那样,习俗爱好互相攀比,像晋代那样。暂且在方外之地享乐,七洲的烟云和月光浩渺无边。 赏析:诗中以“德星”起笔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了书院里学子们的风采。前两句写书院学子们的风貌;后四句写他们所习的学业。全诗语言典雅而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书院学子们风雅俊逸、博学多才的形象。 “黉馆群游并俊华”,黉,古代的学校。黉馆,指学校。群游并俊华,即指众多学子都十分优秀。 “书香半袭旧儒家”,袭,古时量词,一袭为一套衣服或一件物品,这里指衣装。半袭,指穿半件衣。旧儒,指旧日的读书人。 “芝兰尚友颜回室
【注释】 琼台杂兴:即《琼台杂咏》或《琼台集》,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诗歌,共七首。 大同民习悃无华:大同的民众朴实无华。 轩冕浮云重世家:指富贵人家。轩冕,古代卿大夫所戴之冠,亦泛指官职;浮云,比喻世事多变。 巷被空花明吉贝:小巷中盛开着白色的花朵。吉贝,一种植物。 屋披云构战繇衙:屋子上面有像云雾一样的装饰。战繇,指战争。衙,官府、官舍。 稻田秋敛冬还种:秋天收割庄稼,冬天又重新栽种。
注释: 琼台:宫殿的美称,这里指代皇帝的居所。 受册地:古代帝王接受册封的地方。 阿母瑶池色:形容母亲的皮肤如瑶池中的水一样晶莹透亮。 能如晚照红:比喻母亲的容颜像傍晚时分的阳光一样美丽动人。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琼台的描写,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敬仰。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琼台”这一意象,将皇宫的美称与母亲的美好形象相联系,展现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同时
【注释】 琼台: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 台岭:山名,在今江西南昌东北。 周回:环绕。 许谁登:谁能登上去。 宵分:指夜半时分。 疑:似是。 群仙集:仙人聚会。 月白风清:月光明亮,风儿清爽。 最上层:最高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庐山的夜晚看到的美丽景色。诗中描绘了庐山台岭周围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
琼台西路 一夜天台雨,青鞋踏尽沙。 添将清瀑水,湿尽碧桃花。 涉涧锄生术,和云嚼野茶。 便无仙骨分,不敢更思家。 【注释】 琼台:山名,在浙江省天台县。 青鞋:草鞋。 添将:增添了。 清瀑:清澈的瀑布。 锄生术:采集山中药材。 和云嚼:与山间云雾一起咀嚼。 便无仙骨分:即使没有仙骨也不怕。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天台山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山路、瀑布等景象
琼台 璿台插中天,仙圣展游眺。 亭亭珠玕树,蒙日光照曜。 上有天乐鸣,嘈杂声要妙。 浮丘倚岩听,玉女排云笑。 兹游偿夙心,时闻八鸾啸。 搴茎茹金芝,援藟爱青峭。 琅琊失孤岫,渤海播圆峤。 抵掌嗤客星,石濑坐投钓。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仙境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全诗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第一句“璿台插中天”,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璇台
【解析】 题中诗句出自《登太白山》,这是一首写景的七言绝句,全诗描绘的是李白在太白山之巅,放眼四望,所见到的景象。前两句描写太白山之巅的景色:碧瓦朱甍缥缈间,爽气遥通天际月,沧波不隔海中山,后两句描写山下的景色:潮平贾客连樯至,日晚耕牛带犊还。最后一句“便乘风驭叩天关”写出诗人对太白山的无限向往。 【答案】 琼台 玉台孤耸出尘寰,碧瓦朱甍缥缈间。 译文:玉砌的台儿高耸入云霄,碧瓦红墙隐约可见。
【注释】 琼台:神话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崖壁盘空:形容山势险峻,直入云端。 回:弯曲回转。 行尽见琼台:行至尽头,看见仙人居住的地方。行尽:走到尽头。 洞门:指洞府的门。 黯黯:昏暗的样子。 阴云闭:阴暗的云雾遮闭洞口。 金阙:指帝王的官殿。 曈曈:明亮的样子。 日殿开:阳光照在宫殿上,光芒四射。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仙境图,从诗人登高望远、看到“白云行尽见琼台”开始,到“洞门黯黯阴云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