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
这首诗是一首咏山之作,通过描绘山峰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第一句:“中天积翠自亭苕,壁立云端若可招。”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天空中聚集着翠绿的山峰,它们矗立在云端之上,仿佛伸手就能触及。亭苕,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积翠,则是指山峰上覆盖着茂密的树木,形成一片翠绿色的景色。这句话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展现了山之雄伟壮观,给人以震撼之感。 第二句:“鹫岭移来藏地肺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部分: - 缥缈波涛四望中:形容海面上波涛起伏,远处的海天一色。 - 春光晓色迥相同:春天的气息和早晨的色彩在四处都相似。 第二部分: - 云开若木天头白: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像树木一样高大,太阳从云层中露出,天空一片明亮。 - 水击扶桑日脚红:形容阳光直射到水面上,水花溅起,如同太阳的脚掌一样红。 第三部分: -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有客飘然不世尘,青云洞府赏芳春。 桂花香里声名旧,池草吟边风景新。 为吊苏胡遗宦迹,却怜赵宋谪贤人。 那堪怀古悲穷达,委质须为骨鲠臣。 注释: -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用“琼台”来比喻蒋举人(或称蒋友),意思是赞美其高洁的品格。琼台,常用来比喻美好的环境或境界。胜览,即美妙的景象。“送”字表明了作者对蒋举人的不舍之情。“江右”,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特指江西一带
【诗句释义】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远驾六鳌过海琼,琼台风景胜蓬瀛。 四州文物均成化,千里山河属大明。 浪滚寒潮惊醉眼,花飞香雨动吟情。 孤帆拔出苏仙后,奇绝还夸在此行。 【译文】 我送你远游,像乘着六鳌渡过大海那样,你经过琼台胜景之后,将返回故乡。 你经过的四州都呈现出美好的文化和教化,万里江山都是属于我们大明的。 海浪翻滚,寒潮汹涌,令人震惊得眼睛都花了,而美丽的花朵随风飘散
【注释与赏析】 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琼海南来欲尽头,壮哉奇绝在兹游。 登山极目浑无地,观海回头总末流。 梅岭瘴开征路晓,鹅湖云尽故园秋。 春风握手丹墀上,射策推君第一筹。 【注释与赏析】 琼台:指海南的琼山,这里泛指南方。 送:送别。 蒋举人:即蒋士铨(1640年-1721年),字心余,号清江,江西铅山人,清代诗人、学者、思想家。他在任南安知府时,曾于1718年赴广东琼州府任职
【注释】 琼台:指仙境。江右蒋举人:指唐代诗人李白。江右,古称江南地区;蒋举人,指江右一带的人士。还乡:返回家乡。胜览:美好的景色。楼台:高楼和亭台楼阁。天光海色,指天空和大海。浩相连:辽阔无边。一发:一根头发,比喻极小的一点。秋镜:秋天的景象。晓烟:拂晓时分的烟雾。留:留住。佳兴:好兴致。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出洞仙:像仙人一样走出洞来。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
【解析】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此诗是唐代李峤的咏物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写琼台春晓,后两句写琼台之景。 【答案】 ①琼台:仙山。②壶天:指仙境。③前度色:枯黄之色(或颜色)。④飓母风:飓风。⑤宪台:御史台。⑥阳春:即《阳春白雪》,乐府曲名,这里指美妙的音乐。⑦摩空:高远、浩渺。⑧豪迈客:有志气的人。⑨韵摩空
【注释】 (1)琼台:指杭州。杂兴:诗歌体裁,内容多抒写作者在杭州的所见所闻。七首:七首诗。 (2)地极南壖(ruán):南方边陲。南壖:即江南。地极:极点,尽头。 (3)竹垣深浅里人家:竹墙篱笆,深院窄巷。深院,深宅大院。浅巷,小街小巷。 (4)儿童:指小孩。总解藏私货:小孩们总是懂得把私房钱藏在秘密处。总解,总知道。 (5)父老:父亲辈的人。无繇(yáo):没有办法。识县衙:认识衙门。
注释:五指山的景色胜过九华山,版图曾被奏报给汉王家。窝子里的人老了大多离世,官服被里闲着早早放衙。橄榄香回茶后美味,螃蟹脍出酒余佳肴。薰风座上是羲皇客人,一曲雍容咏圣涯。 赏析:这首诗以五指山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首句“五指山光胜九华”,以五指山的景色比肩九华山,赞美其风光之胜。第二句“版图曾奏汉王家”,则将视野转向了历史,五指山的版图曾经奏报给汉王家,意味着这片土地曾经属于汉朝皇帝
琼台杂兴七首·其一 六鳌洲背涌精华,十邑居民数万家。椰子户雄橙橘户,槟榔衙胜柳槐衙。 诗句释义:这一句描绘了六鳌洲的壮丽景象,其背后涌动着丰富的精华,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居民。诗中“椰子户”与“橙橘户”,形容了椰子树和柑橘树的壮美,而“槟榔衙”则是指槟榔树茂盛之处,胜过柳树槐树。整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居民生活的繁荣。 注释: - 六鳌洲:指一个地理位置,具体位置不详。 - 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