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极南壖萃物华,竹垣深浅里人家。
儿童总解藏私货,父老无繇识县衙。
藜子熟时村酒酽,甜茹茁处野肴嘉。
东风不负凫鹥约,白首同归醉海涯。
【注释】
(1)琼台:指杭州。杂兴:诗歌体裁,内容多抒写作者在杭州的所见所闻。七首:七首诗。
(2)地极南壖(ruán):南方边陲。南壖:即江南。地极:极点,尽头。
(3)竹垣深浅里人家:竹墙篱笆,深院窄巷。深院,深宅大院。浅巷,小街小巷。
(4)儿童:指小孩。总解藏私货:小孩们总是懂得把私房钱藏在秘密处。总解,总知道。
(5)父老:父亲辈的人。无繇(yáo):没有办法。识县衙:认识衙门。
(6)藜(lí)子:一种野菜。藜子熟时,指秋收时节。村酒:乡村的美酒。酽(yàn):浓重。
(7)甜茹:甜美的蔬菜。茁(zhuó)处:长势良好的地方。野肴(yáo):野外的食物。嘉:优秀。
(8)东风:春风。负(fù)凫(fú)鹥(yī)约:辜负了与水鸟之间的约定。凫(fú)鹥(yī)约:水鸟之间相约共渡江河的比喻。鹜(wù),水鸟。鹥(yī),水鸟名。
(9)白首同归醉海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和我们共同返回到大海之畔。醉海涯:喝醉了酒而归入海中。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诗人在杭州任上所作七律诗中的第二首,也是最末一首。这首诗以赞美杭州风光之美、人民生活之乐为主旨,表达了诗人在任职期间的喜悦心情和对故乡亲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地极南壖萃物华”,是说杭州地处南方边隅,自然景色优美,物产丰饶。这句既交代了杭州的具体地理位置,又概括了杭州的自然特点。同时,“地极”一词还暗示了诗人当时在杭州任职,处于政治中心的前沿地带,地位重要,责任重大。
次句“竹垣深浅里人家”,则是描写杭州城内的景象。这里所说的竹垣,是指杭州城内的高大的城墙,深院窄巷则形象地描绘了杭州城内的建筑风格和居民生活状况。这句诗通过对杭州内城的描述,进一步突出了杭州的美丽和宁静。
第三句“儿童总解藏私货”,是说杭州城内的儿童们都很聪明伶俐,能够巧妙地藏起自己的私房钱不让别人发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杭州城内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形象,还揭示了这里的民风淳朴,人们勤劳朴实的特点。
第四句“父老无繇识县衙”,则是对杭州城内百姓生活状态的描写。这里的“父老”是指年老的老百姓,“无繇”则是无法识别的意思。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杭州民众生活安定、和谐的美好祝愿。同时,这句诗也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他们的尊重和关爱。
第五句“藜子熟时村酒酽”,是描写杭州秋天丰收的景象。这里的“藜子”指的是藜菜,一种常见的野菜,而“村酒”则是乡村的美酒。这句诗通过描绘秋天丰收的景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杭州秋季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第六句“甜茹茁处野肴嘉”,是说甜美的蔬菜生长良好,野味美食也很出色。这句诗通过对杭州郊外自然风光和农田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农业的重视。同时,这句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
第七句“东风不负凫鹥约”,是说春风不会辜负与水鸟之间的约定,会将它们一起送回江河之中。这里的“凫鹥(yī)”指的是水鸟,而“约”则是指约定。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美好愿景。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珍视之情。
第八句“白首同归醉海涯”,则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和感慨。这里的“白首”代表着晚年,而“同归”则是指一同回到故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岁月的无限遐想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杭州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深刻感悟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