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吏平江已六秋,抚心民事未全酬。
闲来且看儿童乐,兴至还同父老游。
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
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
诗句解读与赏析
“和友人韵” - 这句表明了诗作是应一位友人的邀请而作,表达了一种友好的交流。
注释: “和”,回应或响应。“友人”,指的是诗中提及的那位与作者有某种联系的人(可能是朋友、同事等)。“作吏平江已六秋” - 诗人在平江担任官职已经整整六年。
注释: “作吏”,即做官。“平江”,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是一个地名,这里指代诗人任职的地点。“六秋”,表示时间长度,通常用来形容一段时间的长短。“抚心民事未全酬” - 诗人在处理民政事务时感到自己未能完全做到最好。
注释: “抚心”,内心感受。“民事”,涉及民生的各种事务。“未全酬”,表示尚未完全实现自己的职责或愿望。“闲来且看儿童乐” - 闲暇之余,诗人观察孩子们的快乐场景。
注释: “闲来”,空闲的时候。“儿童”,年幼的孩子。“乐”,快乐。“兴至还同父老游” - 当心情振奋时,诗人也会与当地的长者共同出游。
注释: “兴至”,兴致勃勃时。“父老”,老年人。这里的用法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老人们”,泛指老人。“游”,游玩或出游。“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 - 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感受。
注释: “红叶”,秋季特有的红色树叶。“乘风”,被风吹动。“落帽”,形容风吹得帽子都快要掉落了。“黄花”,黄色的菊花。“借酒”,借助酒精。“添筹”,增加筹数或筹码。“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 - 表达对友人文笔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欣赏。
注释: “羡君”,羡慕你。“作赋”,写作文或诗歌。“称通彦”,称赞你的才华通达。“凭眺”,站在高处远望。“高山”,比喻高远的目标或境界。“任水流”,顺其自然地生活。译文:
和友人一起创作的诗歌,我在平江做官已经有六年了。我心怀民情,但总觉得没有完全尽责。闲暇时,我常观察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快乐,心情一振奋,也乐于与父老乡亲们一同游玩。看到红叶随风飘落,仿佛帽子都要被吹落了;喝上一口酒,感觉仿佛能增添许多欢乐。我真羡慕你的文采,能够如此自如地创作出优美的诗文。我独自站在山巅,任由山风轻拂,任凭溪水潺潺流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平江的日常生活和心情变化,通过与朋友的交流以及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