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骏
【诗句释义】 1. 初秋诗 2. 夏尽炎气微,火息凉风生。 3. 绿草未倾色,白露已盈庭。 4. 远视秋云发,近听寒蝉鸣。 5. 运移矜物化,川上感馀情。 【译文】 1. 《初秋诗》 2. 夏天即将结束,炎热的气息变得微弱,炎热的天气已经消退,凉爽的风开始吹拂。 3. 绿色草地还没有完全变暗的颜色,洁白的露水已经在庭院里弥漫。 4. 远处观看秋天的云彩飘动,近处倾听寒蝉的鸣叫。 5.
【解析】 “局”是“隅”,“薄”是“迫”,这两句写景。“升月照东垂”“坐见河宿移”,描写时间,这两句写物。 颔联:肃肃风盈幕,泫泫露倾枝。 注释:肃肃的风吹动着帐幕。 赏析:本句写风,以风之凛冽,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颈联:侧闻飞壶急,坐见河宿移。 注释:侧耳倾听那飞壶的声响急促。 赏析:此两句写声,以声之急促,烘托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尾联:睹辰念节变,感物矜乖离。 注释
【注释】 堇茹:一种蔬菜。供春膳:春天的膳食用堇茹等蔬菜制作。 粟浆:用粟(小米)做成的饮料,夏季食用。 瓟酱:一种调料,调秋菜:秋季时用来调味的菜肴。 白醝(chǎn):腌肉时用的盐。解冬寒:冬季用白醝来御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四季食品的五言小诗。诗人以四时为纲,分别描述了春夏秋三季的饮食特点,以及冬天御寒的方法,形象鲜明、贴切自然。 首句“堇茹供春膳”
【注释】 表里跨原隰:指在北伐途中,跨越了平原与丘陵地带。 左右御川梁:即指渡过江河,越过山岭。 月羽皎素魄:月亮的翅膀洁白如玉,月光皎洁如素帛之形。 皇旗赩赤光:皇帝的旗帜上闪耀着红色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征途中的景象。首句“表里跨原隰”,写出了北伐大军所经过的地方是平坦的原野和低洼的河川,形象地表现了军容的雄伟壮大。第二句“左右御川梁”,写出了大军在行进时左右两翼都得到了控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题为《七夕》。 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炫炫叶露满,肃肃庭风扬。 瞻言媚天汉,幽期济河梁。 服箱从奔轺,纨绮阙成章。 解带遽回轸,谁云秋夜长。 爱聚双情款,念离两心伤。 逐句翻译: 1. 太阳渐渐落下,傍晚的阳光洒在天际。 2. 初升的月亮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夜空。 3. 树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秋风轻轻吹过庭院。 4. 我仰望天空,向天上的织女表达我的爱慕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综合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然后结合重点句进行分析,在充分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概括分析即可。 “与庐陵王绍别诗”,这是一首送别之作。第一联:“连岁矜离心,今兹幸良集。”这两句是说:连年被贬,我深感忧伤;今天有幸与庐陵王相见,心中欢喜。第二联:“信宿穷晨暮,开颜披所戢。”这两句是说:一宵之后,从早晨一直忙到黄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其中第二首为《七夕诗二首》之一。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析和赏析: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 秋风象征着离别的凄凉和哀愁,而明月则寓意着思念和牵挂。这里的“发离愿”指的是人们希望在秋风中找到离别的愿望,而“明月照双心”则表达了人们希望在月光下感受到彼此的心意。 偕歌亦遗调,别叹无残音。 “偕歌”意味着共同歌唱,“遗调”则指的是遗留下来的曲调
【注释】 褰幕:揭开帘幕。暄气:暖和的气息。 暧暧(yǎn yǎn)初月:微明的月亮。 思因往物深,悲以归云盈:因为思念过去的事物而心情悲伤,因为归乡的思虑而心中充满忧愁。归云,指游子归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斋中望月,看到明月清辉照人,想到故乡亲人,因而产生了深深的思念之情,并因归乡之念而心绪不宁。诗中“清风”与“明月”相映衬,使整个画面显得十分宁静,同时
这首诗是诗人在拜访衡阳文王义季墓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哀伤之情。 昧旦凭行轼,濡露及山庭。 “昧旦”意为天刚亮,“行轼”意为车前的横木,这里代指车子。“濡露”意为沾满了露水,“及山庭”意为到达山里的庭院。诗人清晨起床,驾车来到了义季的墓地。 投步矜履蹈,举目增凄清。 “投步”意为迈步,“矜履”意为穿着鞋子。诗人下车后,感慨万千,步履蹒跚,目光中充满了凄凉和忧郁。 轺路灭归轸
注释: 在寒冷的夜晚,听到歌声和乐器的声音。 促席,指宴会上劝酒声催人入席,使宾主尽欢。 灵寄,神灵寄托。这里指灵魂。 深心属悲弦,指深沉的心绪寄托于悲伤的琴弦上。 远情逐流吹,指飘渺的思绪随着悠扬的音乐而流转。 劳襟凭苦辰,指忧心忡忡,愁眉不展。苦辰,即“长夜”,指漫漫长夜。 谁谓怀忘易,谁说怀抱忧思是容易忘记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听歌感怀之作。首句点出“寒夜”这一特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