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语言特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1)“苻融”是人名,这里指苻融的城。 (2)“百万征南日”意思是:百万大军南下的那一天;“蕞地”意思是:偏僻的小地方;“筑此城”意思是:在偏僻的小地方筑起了这座城。 (3)“把隘亡兵今有几”意思是:守卫边境的败兵现在还有几个人?“亡”,战败,失败;“今”,现在;“几”,多少;“把隘”意思是:把守边境;“戍”,驻守边疆。
永定冈 梁朝瞻见长冈秀,凿断川流寺寿基。 杳杳松门千万绿,山亭溪树有萝垂。 注释: - 永定冈:指位于今天的广东省中山市境内的一处地名。 - 梁朝瞻见:梁朝,即南北朝时期的梁国,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朝代。瞻见,意为远观。 - 长冈秀:指的是长冈地区风光秀丽。 - 凿断川流寺寿基:用凿子将河水截断,以建造寺庙和墓地的基础。 - 杳杳: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 - 松门千万绿
滁河 滁水源自德固塘,支流六条汇合成。 经过瓜步趋江海,唯有入心难测量。 注释: 1. 滁水源自德固塘:滁水发源于德固塘。 2. 支流六九合流棠:滁水的支流是六条,它们会合并流经一片叫棠的地方。 3. 经过瓜步趋江海:滁水在经过瓜步后,开始向江海方向流去。 4. 惟有入心难测量:只有进入人的内心,才能感受到它的深度和广度。 赏析: 位于中国安徽省滁州市境内,是淮河流域的一条重要支流
注释: 惜水湾:指滁河的一段,水流曲折。纡回:曲折、蜿蜒。惧:担心,恐怕。春潮带雨晚流浑:形容春天的江水因带着雨水而显得浑浊。灵岩:在安徽省滁州南郊,风景秀丽。滁口:即滁河入长江处,今属安徽。沙际矶头:岸边沙滩与江边矶石相接的地方。祇见痕:只见到浅浅的江水痕迹,因为水位很低。 赏析: 这首五律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观画面,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惜水纡回惧水奔”
龙津桥 桥湾螮蝀临滁水,十八巷高似月轮。 不是巢兵烧毁后,至今犹复跨龙津。 释义:龙津桥坐落在滁水之滨,十八巷如同月亮一般高耸。并非巢湖兵火烧毁之后,至今依然能够看到它横跨在龙津之上。 注释: - 螮蝀:即“螮蝀”,一种水中的浮生动物,这里代指滁水的波涛。 - 十八巷:指滁州城内外的十八条大街小巷。 - 巢兵:指的是巢湖附近的军队。 - 烧毁后: 表示曾经被烧过。 赏析:
注释: 独山有峰插入天空,湖水临溪通向官道。 我真想大声歌唱一登独山之游,但不忍心踏满青青草地。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诗人在描写景色的同时,抒发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一句“独山有峰插天表”,描绘出独山山峰高耸入云的景象,给人一种雄伟壮观的感觉。这里的“峰”是指山的高峰,而“插天表”则形容这些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刺穿天空一般
龙池 其二 池深常有神龙隐,湾岛如人出擘拳。 澄澈无涯深浅水,虔恭祈祷雨连绵。 注释:龙潭的水很深,常常有神龙在潭中隐藏,弯弯曲曲的小岛就像人伸出的双手一样。水面清澈,没有边际,深浅不一,我虔诚地祈祷着雨水能连续不断地降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龙池景色和祈祷雨水降临的诗。全诗通过对龙池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心。 首句“池深常有神龙隐”,通过想象,将神龙与龙池联系起来
【注释】 晋:指西晋。王城:指晋王建都之处,即今南京市。隋收建业临江渚,东望金陵筑此城:隋朝接收了南朝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在江边修筑了这座城池。 正与石头为对岸,从兹一统六朝平:正对着长江对面的石头城,从此统一了六朝。 【赏析】 《晋王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首句写隋炀帝灭南陈之后,于公元613年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称“宫城”,亦称“台城”。次句点出此城为晋王府城
注释:治浦桥连接着香积寺,从东面出来城门五里远。 远远望去真像一幅画卷,关防守卫在云雾缭绕的天际。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风景的诗。首句“治浦桥连香积寺”,点出了地点。第二句“东出城门五里遥”,描述了地理位置和距离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行走之艰难。后三句则描绘了远处的景象,远望真如一幅画卷,关防守卫在云端之上,给人以深远、高远的感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横山怀古诗 昭明曾置读书堂,后倚横山翠石冈。 巨盗黄巢锋刃刺,神坚终不下僧床。 【注释】 1. 六合:古地名,指今江苏南京市六合区一带。 2. 昭明:指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设读书堂于此处。 3. 横山:指位于南京六合区的山脉,以翠石闻名。 4. 巨盗黄巢:指唐代农民起义领袖黄巢,曾在此地活动。 5. 锋刃刺:形容黄巢攻击之猛烈,如同锋利的刀刃直刺。 6. 神坚:指黄巢的武功高强,意志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