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禅师
译文 我安然坐下正感到茫然,滞寂沉空时正念已忘。 未等到放参时再闲谈,可惜白白度了好时光。 注释 ①示徒:《五灯会元》记载:慧能大师在韶州法性寺说法,有僧问“如何是顿教人”等语,师皆不答,只以一“顿”字对之,令众默然。此事后被称为“一花五叶”。本诗中的“示徒”即指此。②坐定:安坐。③茫茫:渺茫,无边无际。④滞寂沉空:佛教禅宗认为,心本来寂静,本来清净,但因妄想分别执著而使心境变得停滞。⑤正念忘
【注释】 1. 释迦:佛教的创始人,名悉达多。 2. 出山:指释迦出家为僧。 3. 星:星星。 4. 春色:春天的景色。 5. 拈花:佛经故事,佛在灵山大会上,以手指天,示众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二比丘子悟其意,皆笑而未言。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释迦牟尼出家的诗。释迦牟尼是古印度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和一位佛教徒,他创立了佛教,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1. 门人:古代弟子对老师的尊称。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其门人的,因此称之为“门人”。 2. 薄雾:轻烟、薄雾,指天气昏暗,云雾缭绕。 3. 实难描:实在难以描绘。描,描绘,写。 4. 惊起暮天沙上雁,双双飞去上云霄:傍晚时天空中一群大雁被惊动了,纷纷从沙地起飞向高空飞去,形成美丽的画面。 5.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景,以自然景物为对象,通过描写轻烟、薄雾
注释:我的四肢很健壮,喜欢参禅打坐,但我对大道的理解并不浅薄,我坚信少年时期就能领悟到大道理。七岁那年我还没有老,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变成了苍老的人了。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学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只要我们坚持学习、修炼,就能达到“参禅”的境界。而年龄并不是限制我们追求真理的障碍,只要有决心,任何人都可以超越年龄的限制,达到生命的巅峰。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自己七岁时的情景
注释: 示本果尼 一花开发众花鲜,花谢菩提果自圆。 肯向给孤林下坐,清香拂拂满祗田。 译文: 示本果尼 一朵花开,其他的花朵也会显得更加鲜艳,等到花朵凋谢,那原本的果实就会自然地成熟。 肯向给孤林下坐,清香拂拂满祗田。 愿意在给孤园中静坐,那里充满了淡淡的清香
轻烟薄雾实难描,更有何人手段饶。 惊起暮天沙上雁,双双飞去上云霄。
众生未度出云霞,一见明星眼底砂。 大地雪山春色转,人间何必见拈花。
一花开发众花鲜,花谢菩提果自圆。 肯向给孤林下坐,清香拂拂满祗田。
“万松禅师”是元朝的诗人。 元代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诗歌创作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万松禅师的诗词作品,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到之处,也在文化和思想层面上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万松禅师的生平、诗歌风格及其作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诗歌的面貌和特征,以及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