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林
【注释】补瓢,即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是一首自况诗。首二句说自己懒于走亲访友,今天又是明天,过着寄食生活。“栖栖”二字点出其贫苦之状。后两句写自己的心境,冷寂如霜中的菊花;衣衫零乱如雪后的芭蕉,无一物可以分送朋友。“老来自笑贪心在,还对清泉补破瓢。”是说年老体衰,但贪念未泯,仍像年轻人那样用破瓢去打水解渴。 全诗以自嘲的笔调写来,显得十分自然而又有韵味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要求,从内容主题、语言风格、思想情感、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问征夫”三句:诗人问征夫前面的路怎么样?想通过征夫的回答来得知前方的道路如何。征夫,指出征的军人或使者。前路,前面的道路。熹微,晨光初现的样子,这里代指日出。 “茅屋几家”二句
注释: 春日 其一: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 扫地心已净,读书门懒开。 扫地:打扫卫生。 心已净:心里已经清静了。 读书门:指书房门。 懒开:懒得打开。 碧桃花落尽,犹未觉春来。 碧桃:一种红色的花朵。 落尽:全部落完。 犹未觉春来:还没有感觉到春天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春天的时候所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生活状态以及周围的风景,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态度。 首句“扫地心已净”
【注释】: 春日 其二:春季,诗题是说春天的景色。 芳草香:芳香的草地。芳草指的是香草,也指草木丛生的地方。 风起游丝动:游丝是蜘蛛网中的线,当风吹拂时,游丝随风摇曳。 幽禽四五声:幽静的鸟儿鸣叫四、五声,说明此时鸟鸣声很多。 说破春眠梦:春眠梦被打破,即醒来了。 赏析: 《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七绝名作,此诗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同时也写出了人们在春夜中酣甜入梦的感受
【注】: - 经讽华严解深意:指佛教经典中的《华严经》,其内容深刻。 - 普贤行愿堪同论:指普贤菩萨行愿的行为,值得与佛教其他教义进行比较和讨论。 - 心香妙:指内心的纯净和美好。 - 心灯照:比喻内心如灯一般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 三育四恩:指佛教中所说的三种教育(慈悲、智慧、戒律)和四种恩德(父母恩、国家恩、众生恩、师长恩)。 - 芒鞋步步踏清凉:形容行走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清新凉爽的气息
观鱼 鱼在水中生,人在水中死。 贪饵鱼上钩,失脚人下水。 人死鱼腹肥,鱼死人口美。 吁嗟鱼与人,恶乎不知此。 注释: 观鱼:观察鱼的生活习性。 贪饵:贪图饵食。 上钩:被钓上。 失脚:失去平衡或控制。 人死:人因贪饵而死亡。 鱼腹:指鱼的内脏。 人腹:指人的内脏。 吁嗟:叹息、感叹。 恶乎:何以致于如此? 赏析: 这首诗以鱼和人的生活习性为喻,揭示了人类贪婪、愚昧的一面
扶老手携杖,观幽眼见山。 归林飞鸟倦,出岫断云闲。 松下寻诗去,溪边载酒还。 昔年车马路,今日没相关。
闻得农夫说,春回畎亩间。 舟车无枉迹,草木有荣颜。 寻壑穿云去,径丘踏月还。 百年宁几日,能不放心闲。
司空高冢几春秋,麋鹿今来垄上游。 黄土自埋修月斧,沧江谁补济川舟。 松风入夜哀偏切,露草侵晨泪尚流。 莫道荒碑终泯灭,遗功应有史官收
草青苔碧野花红,旷世人才葬此中。 秋雨败渠鸣浊水,夕阳高木战悲风。 禽如拥护巢还密,鼠若浸凌穴渐空。 借问子孙今几叶,昔年勋伐有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