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归去好前程,每对征夫问一声。
茅屋几家门尚掩,茫茫天地未分明。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通读全诗,了解诗意,然后紧扣题目中给出的要求,从内容主题、语言风格、思想情感、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问征夫”三句:诗人问征夫前面的路怎么样?想通过征夫的回答来得知前方的道路如何。征夫,指出征的军人或使者。前路,前面的道路。熹微,晨光初现的样子,这里代指日出。
“茅屋几家”二句:说有几户人家的茅屋还关着门,天地一片茫茫然。这二句是描写了一幅清晨的图景,渲染了旅途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茅屋,指用茅草盖成的屋子。几家,表示数量不多。掩,遮盖。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两句大意为:早晨天刚刚放亮,只见几间茅草房还紧紧地关闭着门户。在这样荒凉的地方,四周一片茫茫苍苍,看不到什么景物。
【答案】
译文:清晨,太阳刚露出一点光芒,诗人便起身向出征在外的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情况。这时,他发现有好几家茅屋
都紧闭着门,四周除了一望无际的原野,什么也看不见。
赏析:“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一句,写诗人早起出门,向出征在外的人询问前面的道路,说明诗人对前途的担忧和
不安。
“欲知归去好前程每对征夫问一声”两句,写诗人对出征的人的关心与牵挂。诗人不仅关心他们能否平安归来,更关注他们
前方的道路是否畅通。这两句诗表现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茅屋几家门尚掩,茫茫天地未分明”两句,写诗人所见之景:黎明的天空下,有几间茅屋还紧紧地关闭着门户;四野里
空阔无垠,看不到一丝人烟。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贬谪途中。首联点明时令,颔联写旅途情景,颈联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朝廷的忧虑之情,尾联
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