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
登黄鹤楼四首 其二 眺望远方宜登高远望,紫阁清虚遥相望。 不妨黄鹤自由去,还把白云招归来。 宪府攒仙佩,薇垣缀锦标,省郎飞动意,身拟在丹霄。 注释 1. “眺远宜高会”:眺望远方宜登高远望。 2. “清虚紫阁遥”:紫阁清虚遥相望。 3. “不妨黄鹤去”:不妨黄鹤自由去。 4. “还把白云招”:还把白云招归来。 5. “宪府攒仙佩”:宪府(指中书省)攒聚着仙人般的佩饰。 6.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旅途中,夜宿驿亭时作的。首联“何处难忘酒?凄风凛客襟”,点明了题意,即在异地他乡,怀念家乡的酒。颔联“长江翻浊浪,白日蔽顽阴”,写长江的波涛汹涌澎湃,把阳光都遮蔽住了,这两句写出了大江的雄奇壮观,气势磅礴,使人有惊心动魄之感。颈联“秋色千林老,霜华两鬓侵”则写出了秋天的景色和自己的年老体衰。尾联“此时无一盏,恨与海俱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 此诗前四句写景
诗句输出: 江楼雄汉楚,海岳此登临。 注释解释:江楼雄壮宏伟,位于汉朝的楚地,这里就是黄鹤楼。海岳指的是高山,此处登临意味着登上这座高耸入云的高楼。 译文输出: 江边的高楼雄伟而宏伟,它矗立在楚国的大地上,站在它上面可以俯瞰长江和大海。我站在这座楼顶,放眼望去,整个宇宙都充满了我的青眼(即关注、兴趣)。我的心灵如同那无边的烟霞,永远保持着那份素洁之情。 赏析:
``` 登黄鹤楼四首 其三 四子同清宴,朦腾上紫云。 日烘黄盖色,霞散绣衣纹。 指顾南图便,瞻依北斗分。 相如将白首,何以答明君? 注释解析: - 四子同清宴:四位年轻人一同参与这场清新的宴会。 - 朦腾上紫云:形容他们轻快而飘渺地升向天空。 - 日烘黄盖色:阳光照射下,黄盖(古代战舰)的颜色更加鲜明。 - 霞散绣衣纹:晚霞洒满大地,如同绣衣上的花纹在空气中消散。 - 指顾南图便
登黄鹤楼四首 其一 徐步凌风磴,飘飘百丈楼。烟花迷去雁,宇宙自轻鸥。帘敞天门近,窗悬海日流。长安看直北,回合五云稠。 译文: 我轻轻地走上通往黄鹤楼的阶梯,高耸入云的百丈高楼在风中摇曳。 烟花绽放时,仿佛把飞走的大雁也迷住了,而宇宙间的万物都显得如此轻盈。 当我推开窗户,仿佛能触及到天空的边际,从窗中可以看到海平面上太阳缓缓流淌。 我站在黄鹤楼上远眺,看到长安城在视线的最远处
【注释】 秋祀先垄:秋天祭祀祖先的坟墓。垄,田埂。 孤村:指荒僻的小村庄。 墓祭:在墓地祭祀,古代的一种礼制。 体魄依:指亲人的身体。依,依靠,依偎。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秋天祭祀祖坟途中所见到的景象,表达了对已故亲人的哀思之情。 首句“肩舆侵晓发”,写诗人清晨出发去祭祀祖坟的情景。“侵晓”表明出发的时间很早,说明诗人对这次祭祀非常重视。而“肩舆”则是说诗人是坐着轿子去的
夜过淮安 路入淮阴郡,舟航在在通。 可人千里月,快意一帆风。 夜静寒犹凛,更深斗正中。 卷帘催放棹,列炬映江红。 注释: 夜过淮安 路过淮安(今江苏淮安市),船行驶在淮安境内,可以见到月亮。 可人千里月,快意一帆风。 让人感到美好的是千里之外明亮的月光,令人愉快的是一帆顺风的航行。 夜深寒气仍然很冷,更深夜半,北斗星正好位于天空中央。 卷帘催促划桨,点燃火炬照亮江面,映照着红色的火光。 赏析
观音阁别意次顾司谏韵 江阁凭栏久,停云客到门。 路回峰欲断,潮落水如奔。 赠别诗盈卷,开怀酒满樽。 星槎随使节,霄汉视高鶱。 注释: 1. 观音阁:观音阁是古代的一座佛阁,位于江边,供人们游览和祈福。 2. 凭栏久:站在栏杆上久久地凝望着外面的景色。 3. 停云客到门:客人的到来就像天空中的云朵一样,静静地停歇在门口。 4. 路回峰欲断:形容山峰曲折蜿蜒,仿佛要断开的样子。 5. 潮落水如奔
【解析】 此为五律。首联写乘舟顺流而下,船行江上,挝鼓声初发,扁舟下顺流。颔联写龙江疏雨霁,瓜步澹烟浮。颈联写山水迎行旆,风云惬壮游。尾联写高歌不成调,呼酒酹阳侯。 【答案】 乘风小顺发舟 挝鼓声初发,扁舟下顺流。 龙江疏雨霁,瓜步澹烟浮。 山水迎行旆,风云惬壮游。 高歌不成调,呼酒酹阳侯。 译文: 随着船桨击水声的响起,我乘着微风,顺江而下。 江面刚刚放晴,龙江的雨也停了
人日晴明 海宇占人日,晨光放晓晴。 云容风外敛,山色日边明。 灾沴消今岁,清平幸此生。 乘除天意在,次第望秋成。 注释: 1. 人日晴明:人日节晴朗的天气。 2. 海宇占人日:整个海洋和宇宙都被这个节日所支配。 3. 晨光放晓晴:清晨的阳光洒下,带来了晴朗的天空。 4. 云容风外敛:云彩在风中收敛,形成了美丽的景色。 5. 山色日边明:太阳照在山的一边,使得山的颜色变得明亮。 6. 灾沴消今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