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旦
【诗句解释】 1. "驱驰王事独贤劳":意为在国家大事中奔波劳累,独自承担重任。 2. "北望盘盘石磴高":向北眺望,只见层层叠叠的石阶高耸入云。 3. "百里风霜朝并马":形容路途遥远,一路上经历了漫长的风霜。 4. "六陵灯火夜分曹":指夜晚时分,陵墓上的灯光照亮了道路,仿佛是在划分道路的位置。 5. "灰飞葭管迎修景":用灰飞和葭管迎接美好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动人。 6.
【注释】: 夜坐:夜晚静坐。 睡鸭香销月满庭:睡鸭的香味在月光照耀下消散。 惊风槭槭辞柯叶:惊风使树枝摇曳发出的声音(槭槭,形容树木枝叶摇动的样子)。 缀露垂垂入户萤:露水珠挂在窗前像萤火虫一般。 孤榻雅宜安警枕:孤单的床铺正好用来安放警戒用的枕头。 素屏刚好写西铭:白色的屏风上刚写好了《论语》中的“西铭”。 点简吾身事:简要地记录一下自己的事。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
注释: 晴光洒满马首,散朝暾(太阳)。松树偃伏如虬龙般的枝干,气势奔泻。百卉(各种花草)繁花似锦,三月的天气。群山环抱,如同五陵之主一样尊贵。石田(田地)高耸,刚刚下过雨,显得峥嵘(高大、突出)而突兀。野寺荒凉,一半被草木掩没,门半掩着。去去(走走停停的样子)山城,应当不远了,青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前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陪祀山上的景象。诗的第一句“晴光马首散朝暾”
霜花覆盖地面映出车轮蹄印,薄酒能喝可以等待携来。 一缕晴云飘过远方的山峦,万根松枝守护着长长的堤岸。 美好夜晚准备借谁家的枕头,放荡的兴致要保留到处题写。 翘首盼望蓬莱应在咫尺之地,云雾缭绕让人在望中迷失。 【注释】:同寅:同事。冯子佩:诗人的朋友。冯子佩长至陪祀(参加祭祀活动)。联句见示次韵:即对前人的作品作答。次韵:即和韵。二、三两句中“霜华”、“轮蹄”、“薄酿”、“晴云”等词是关键。
山势巃嵷瑞霭浮,微茫树色五陵秋。 萦回径路高还下,曲折溪泉断复流。 野店风寒茶灶冷,荒村日暮酒旗收。 感今怀古情无限,极目长空动客愁。 注释: - 巃嵷(yāo):形容山高耸入云。 - 五陵:指西安附近的五个陵墓区,即长安城附近的五个陵墓所在地。 - 萦回(yíng huí):曲折环绕的样子。 - 高还下:高处又低处。形容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 断复流:水流中断后又恢复流动。形容溪水时有时无。
【赏析】 这首诗作于作者被贬谪后,与好友相聚夜饮的宴席上。诗人在宴会中,酒酣耳热之时,忽然想起被贬之事,不禁感慨万分。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而深沉。首句“宾主相忘礼数宽”是说朋友之间没有拘束,随意饮酒,尽兴畅谈,忘却了彼此间的身份、地位和礼仪。次句“沈沈清夜漏初残”,描绘出宴会中宁静、温馨的氛围,以及夜深人静时,人们沉浸在欢宴之中的情景
【注释】 和胡司谏光贞游西山其一:与胡光宪游于西山。光宪,名光宪,字德辉,号光远道人,宣城人。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进士,官至太常卿。 草色青青映客袍,经丘寻壑未辞劳:青草茂盛的山野,映照着行人的衣服,在山中行走,寻找深谷或峰峦,没有厌倦之劳。 石边流水浮花出,天外危峰拔地高:在山涧溪流边,有水花随波逐流;远处的山峰耸入云端,直插云霄。 倚马赋诗分险韵,饤盘生菜却邪蒿:骑马倚着马鞍,赋诗咏怀
【解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隐居在吉甫山居时所作。“次吉甫”即次第吉甫,是诗人自号。“次吉甫山居”就是诗人的山居。首联“流年暗促鬓毛斑,天与高情独爱山”,意思是:时间流逝着,不知不觉间,我的两鬓也变得花白了,而上天只赋予我高尚的志趣,让我独自钟情于山。这是说岁月无情,诗人已到了知天命之年,但他的志向却仍然不改,依然热爱自然、追求高洁的人格。颔联“藜杖穿云邀鹤去,竹林妨月命童删”,意思是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告别文元时,用“载得东风万斛愁”来表达自己对文元的深情厚谊和离别时的无限伤感;又以“谁惜卞和频泣玉,空嗟王粲独登楼”来抒发自己对文元仕途艰难的同情和对文元前途的担忧;以“翠屏万叠遮闽峤,紫气连空识帝州”来表现自己希望文元早日得到皇帝的赏识,建功立业的美好愿望。 【答案】 (1)载得东风万斛愁:带着满船的忧愁,是因为他想到文元在宦海中漂泊不定、前途茫茫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结合诗句体会思想情感,并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注释等,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本题考查学生对全诗内容、主旨、结构、语言等的把握能力。 “东山草木亦知名”,首句点出隐居的地点——东山,以草木闻名来表现东山的秀丽景色,引出下文的描写。这一句中“东山”是地点,“草木”是景物,“亦知名”是说东山的草木很有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