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青映客袍,经丘寻壑未辞劳。
石边流水浮花出,天外危峰拔地高。
倚马赋诗分险韵,饤盘生菜却邪蒿。
风光差胜江南否,试为平章一染毫。

【注释】

和胡司谏光贞游西山其一:与胡光宪游于西山。光宪,名光宪,字德辉,号光远道人,宣城人。宋理宗宝祐三年(1255)进士,官至太常卿。

草色青青映客袍,经丘寻壑未辞劳:青草茂盛的山野,映照着行人的衣服,在山中行走,寻找深谷或峰峦,没有厌倦之劳。

石边流水浮花出,天外危峰拔地高:在山涧溪流边,有水花随波逐流;远处的山峰耸入云端,直插云霄。

倚马赋诗分险韵,饤盘生菜却邪蒿:骑马倚着马鞍,赋诗咏怀,用险韵以押韵;盘中摆放着生菜,却是些用来辟邪的蒿草。

风光差胜江南否,试为平章一染毫:这里的风光与江南相比,似乎要差一些。试着为这美景作一首小诗吧,我愿为你挥洒笔墨。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之作,是作者在游览西山后写下的一首七绝组诗中的第二首。

首联两句写景,点明游兴已起。“青青”句点出春草,“未辞劳”点明出游。

颔联写登高望远所见,描绘出一幅雄奇壮观的图画:石上流水潺潺,水中水花点点,远处山峰高耸云外。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抓住了最能体现西山特色的几处景物加以描绘:山涧的溪流、山巅的危峰以及山间的奇松异卉等。其中尤以山涧的溪流、山巅的危峰最为动人。山涧的水声潺潺,仿佛是一曲优美的乐曲。而山巅的危峰则高耸入云,宛如一位威严的将军屹立在那里。此外,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山巅的危峰比作拔地而起的巨人,把山涧的水声比作琴弦上的乐音,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逼真。

颈联写景抒情。“倚马”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诗意,说自己欲为眼前美景赋诗。“却邪蒿”是古人用以驱邪避瘟的一种香草。这里借指生菜,意谓自己虽然想作诗赞美眼前的山水风光,但眼下只能吃生菜充饥。

末联写景抒情。“风光”句由“风景”二字生出,意思是说,眼前的风景之美,胜过江南一带。“试为”句是说,请为我写一首诗吧!最后以笔为友,请我为他题诗作画,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此篇虽只是记游西山之作,但它写得情景交融,形神毕肖,读来令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