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光马首散朝暾,松偃虬枝势若奔。
百卉芬菲三月候,群山拱向五陵尊。
石田峣崅初耕雨,野寺荒凉半掩门。
去去山城应不远,青烟起处认前村。

注释:

晴光洒满马首,散朝暾(太阳)。松树偃伏如虬龙般的枝干,气势奔泻。百卉(各种花草)繁花似锦,三月的天气。群山环抱,如同五陵之主一样尊贵。石田(田地)高耸,刚刚下过雨,显得峥嵘(高大、突出)而突兀。野寺荒凉,一半被草木掩没,门半掩着。去去(走走停停的样子)山城,应当不远了,青烟升起的地方就是前村。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诗人陪祀山上的景象。诗的第一句“晴光马首散朝暾”,描绘了晴朗的天空和朝阳的光芒。这里的“马首”指代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接着,“松偃虬枝势若奔”,描述了松树倒映在清澈的溪水里,好像龙腾跃的姿态,形象生动。第二句“百卉芬菲三月候”,描绘了春天百花齐放的盛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三句“群山拱向五陵尊”,描述了群山环抱,如同五陵之主一样的尊贵,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第四句“石田峣崅初耕雨”,描绘了新雨过后,石田上露出的棱角。这句诗通过描绘石田的棱角,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之情。第五句“野寺荒凉半掩门”,描述了野寺的荒凉景象,一半被草木掩没,门半掩着。这句诗通过描绘野寺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之情。

最后两句“去去山城应不远,青烟起处认前村”。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诗人希望通过去去山城,寻找到自己的未来生活。同时,诗人也希望能够通过青烟升起的地方,回忆起自己的过去生活。

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