眺远宜高会,清虚紫阁遥①。
不妨黄鹤去,还把白云招。
宪府攒仙佩②,薇垣缀锦标③。
省郎飞动意④,身拟在丹霄⑤。
登黄鹤楼四首 其二
眺望远方宜登高远望,紫阁清虚遥相望。
不妨黄鹤自由去,还把白云招归来。
宪府攒仙佩,薇垣缀锦标,省郎飞动意,身拟在丹霄。
注释
- “眺远宜高会”:眺望远方宜登高远望。
- “清虚紫阁遥”:紫阁清虚遥相望。
- “不妨黄鹤去”:不妨黄鹤自由去。
- “还把白云招”:还把白云招归来。
- “宪府攒仙佩”:宪府(指中书省)攒聚着仙人般的佩饰。
- “薇垣缀锦标”:薇垣(皇宫的内墙)缀满锦绣之标。
- “省郎飞动意”:省郎(皇帝身边的秘书官)有飞扬跃动之意。
- “身拟在丹霄”:我的身体仿佛将要飞到天庭之上。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末杨旦的《登黄鹤楼四首》之一,诗中描绘了登上黄鹤楼远眺时的壮丽景色和深远的情感。诗人通过对黄鹤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慨。
首联“眺望远方宜登高望,清虚紫阁遥相望”,诗人用“宜”、“遥相望”表达了一种向往之情和对高处的渴望。接着,“不妨黄鹤去,还把白云招”一句,则巧妙地使用了“还把白云招”这个意象,既表现了黄鹤的高洁形象,也寓意着诗人想要超越尘世纷扰的愿望。
中二联“宪府攒仙佩,薇垣缀锦标”,通过“宪府”与“薇垣”这两个词汇,展现了朝廷中的庄严与神秘。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省郎飞动意,身拟在丹霄”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不仅感受到了自然的壮美,更体会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追求。
尾联“眺望远方宜高会,清虚紫阁遥相望。不妨黄鹤去,还把白云招。宪府攒仙佩,薇垣缀锦标。省郎飞动意,身拟在丹霄。”以黄鹤楼为背景,通过黄鹤、白云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理想境界的思想情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政治生涯的复杂态度和内心矛盾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