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 “木叶洞庭落,浩然天地秋。”句意为:洞庭湖上叶子飘落,一片秋意浩淼的大地。这两句是写景,诗人用“木叶”和“洞庭”这两个意象,将秋天写得十分凄清。“木叶”二字既写出了时令,也点出了季节,又写出了景物的静态。“秋”字则写出了时令,又写出了季节。一个“落”字,既写出了时令,也写出了景物的动态。 “高歌聊望远,长啸一维舟。”这句是说:我在船上高歌遥望远方
诗句:短柂逆水上,缘岸狎凫鹥。 译文:小船逆流而上,靠近河岸时,我们便接近了一些鸭子。 注释:柂(yuán),小舟;狎,接近;凫鹥(fú yī),水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湖南辰州道中的美丽风光。诗人以船为载体,沿着湘江而上,沿途欣赏着美丽的风景。诗中的"短柂逆水上,缘岸狎凫鹥",生动地描绘了小船在湍急的江面上行驶的场景,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
【注释】: (1)夕次淮口:傍晚到达淮河的入海口。 (2)拟马戴:模仿唐代诗人马戴的诗作,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3)坐看鸟飞还:看着归巢的鸟儿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4)楚云外:楚地的云彩之外,指遥远的楚地。 (5)今宵:今夜。 (6)舳舻(zhu yu):船头船尾。 (7)闸:水道关口。 (8)灯火尽临关:灯火辉煌照耀着渡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夜晚行至淮口时所写
悦晚唐各家诗集 谁不道花好,花好未为奇。 岁岁花相似,心心无故时。 刻镂愁鬼哭,调态喜云移。 犹见新硎发,宗唐更莫疑。 注释: 1. 谁不道花好,花好未为奇。——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花朵的喜爱和赞美,但花儿的美貌并非稀奇之事。 2. 岁岁花相似,心心无故时。——这句话意味着每年春天到来时,花儿都会如期绽放,但人们内心却常常感到空虚、无聊。 3. 刻镂愁鬼哭,调态喜云移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1) “风帆初落处”句:诗人乘坐船刚到江边,便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初”,刚刚。“落”,指落下帆蓬。帆是船上用来扬水和载人的工具,帆一落,船也就停泊下来,这里用一“落”字,就写出了诗人乘船停泊江边的急切心情。 (2) “残阳明孤戍”句:日落时分,夕阳的余晖照在一座孤零零的哨兵小寨上。“明”,照亮。“孤戍”,即“戍楼”,是古代边防上的一种军事建筑
注释:舟行怀疑路已尽,突然转向水云湾。 船桨尾经过滩涂又涩,篙子划过石头又嫌慢。 鱼鹭窥视鱼儿独自立,猿猱攀爬树木低矮攀。 不尽临流意,几忘客旅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辰州道中乘舟旅行的情景。首句“舟行疑路尽”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看到周围的景色都变得陌生而感到路途已经走到了尽头,产生了疑惑。次句“陡转水云湾”则是描绘了诗人在经过一段艰难的路程后,突然发现前方出现了一个美丽的水乡
这首诗是诗人在忆楞严精舍读书时的所感。 “旧是穷经地”一句,指的是这个地方以前是一个学习经典的地方。"穷经"在这里意味着深入研究和研习经典。 “掩关心迹孤”表示这个地方曾经人迹罕至,无人问津。"掩关"意味着闭门不出,"迹孤"则表达了孤单和孤独的情感。 “一窗长见佛”描述了诗人经常看到佛像的场景。"一窗"可能指的是书房的窗户,而“长见”则强调了这种频繁的视觉体验。"佛"则代表佛教中的佛陀。
焦山拟张籍(注:焦山位于江苏镇江市,张籍是唐朝诗人。) 登临无次第,一径上焦山。 爱此清泠境,胜于金碧间。 连天江势涌,落日海潮还。 为吊焦先者,高风可得攀。 注释: 1. 焦山拟张籍:这是一首以焦山为题的诗,作者是模仿唐代诗人张籍的风格来写的。 2. 无次第:没有固定的步骤或顺序。 3. 一径:一条道路,小路。 4. 清泠境:清澈宁静的环境,这里指的是焦山的自然景观。 5. 金碧间
蓟北旅思拟张籍 不觉辞家久,秋风生豆篱。 频书贺官帖,惯作送人诗。 遣兴漫沽酒,息机还下棋。 客亭向南柳,攀折渐无枝。 注释:不知不觉中离家已经很久了,这秋天的风一吹过豆叶篱笆就发出沙沙的声音。频频地写信来向官中祝贺,习惯于写送别人的诗。借酒消愁,下棋解闷,闲适自得的生活让人忘记了自己身处何方。客舍里的南面有一排柳树,我渐渐地攀折它们却再也没有了枝条。 赏析:本篇是羁旅之作
山行拟贾岛 长绳挂天际,行近是山峰。 石蹬千层峻,藤崖百丈重。 鸟呼人境杳,日落客心松。 稍喜平原近,前村话老农。 译文: 在山间行走时,我像贾岛一样,用一条长绳系在天际,一步步接近山顶。 山路崎岖,石阶层层叠叠,藤蔓缠绕,悬崖陡峭无比。 鸟儿叫声消失在人烟稀少的山林之中,太阳西下,我感到一阵孤独和宁静。 幸运的是,离平原不远了,可以听到前村老人的闲聊声,感受到了生活的温暖。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