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峵
诗句: 山山含晓色,倒影入溪中。 即此自怡悦,更无人与同。 窗前猿掷果,阶下鹤眠笼。 甘逐幽栖老,安时赖钜公。 翻译: 清晨的山峦被朝霞染成淡淡的色彩,倒影在水中清晰可见。 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快乐,没有人可以与我共享这份喜悦。 窗前,猿猴扔着果子玩耍;阶梯下,白鹤在笼子里沉睡。 我愿意随着这宁静的生活老去,依靠这位大人的支持。 注释: 1.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东溪景色
这首诗的原文和译文如下: ```plaintext 送姚明府拟贾岛 行旌秋色里,尺檄洞庭边。 绿树低官阁,青山入锦筵。 供租多蛋户,上税半湖田。 衙罢亲风雅,时时寄远天。 ``` 注释: - 行旌秋色里:指秋天的景色中,出行的队伍旗帜飘扬。 - 尺檄洞庭边:指在洞庭湖附近,收到了朝廷的紧急文书。 - 绿树低官阁:指官府周围绿树成荫,官邸显得更加古朴宁静。 - 青山入锦筵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君罢江西日:指诗人的朋友裴五结束了在江西的官职生涯。 2. 家贫为一官:形容生活贫困,只能通过做官来维持生计。 3. 还归五陵去:五陵指的是汉代皇帝的陵墓所在地,这里用来形容回归故土或回到故乡。 4. 只向远峰看:表示思念之情,只能望向远方的山峰,象征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5. 暮色催人别:傍晚时分,天色渐晚,催促人们结束一天的活动,分别离去。 6.
【注释】 萧寺:即萧寺,指唐代诗人贾岛的住所。诗文:诗和文章。细讨论:仔细地商量、讨论。谁人题凤:谁在题写凤凰?凤凰为祥瑞之鸟,古人常用以比喻贤人或名贵之物。君门:你家门。桐鱼:梧桐树上鸣叫的鱼,这里指杜鹃声。枥马:喂马的地方,这里用典自《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尽定客位,问蜀中道者。”后因以“枥马”喻骏马。禁钟:《唐六典》卷三“太乐令”条注云:“钟,谓铜钟,其形制有五
【注释】 青门外:指洛阳城南的龙门。 应容澹荡人:意谓你应能容纳淡泊的人吧。澹荡,清闲自在的样子。 秋从孤寺迥:意谓秋天从一座孤零零的寺庙里远远传来。 诗较隔年新:意为你的诗歌比较我隔年的诗更为新颖。 林静钟声彻,窗虚塔影亲:意谓在林中静寂的钟声传遍了四周,窗户虚掩,透过窗户能看到远处的塔影。 借小骑:乘小车子,这里指代作者自己。出城闉:指离开城郭。 【赏析】 点题
【注释】闽南:即福建南部。禅侣:僧人。拟:仿效、模仿。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唐末人,一说河中蒲人,一说范阳人,约公元785年(天宝四载)到贞元年间在世。贾岛与孟郊齐名,并称“郊寒岛瘦”,有《樊川集》二十卷传世。二首:这是第二首。其一:闽南层岭外,杖锡入云飞。黯淡滩边过,鹧鸪声里归。蛮烟侵案重,海气隔林微。应忆吟诗客,其如消息稀。 这首诗是作者送给一位闽南的佛教僧侣朋友的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太白峰头住 - 这句描述隐者居住的位置。"太白"很可能指的是唐代著名的山岳,李白的别号之一,这里可能是指代一个山峰或者山中的一个特定地点。“峰头”即山顶之意。 2. 云深过者稀 - 这一句表达了一种难以到达或难得一见的景象。"云深"意味着云雾缭绕,遮蔽了视线;"过者稀"则表示很少有人能通过那层云雾看到山峰。 3. 幽禽栖树遍 - 此句描绘了山林中鸟兽栖息的情景
秋风吹拂,使云雾散净,登此高亭,眼界开阔。 潮水退落,山峰升起,明亮的月亮照耀江面,满天繁星映照夜空。 寒鱼靠石岸栖息,野鹤宿在沙滩小洲。 澄明清澈,与天地融为一体
注释: 1. 秋日赠乡亲:秋天,赠送给乡亲。 2. 同城复比闾:与城里的邻居们相互比较。 3. 多故各相疏:由于许多事,大家都疏远了对方。 4. 握手逢此际:在此时重逢。 5. 挑灯意有余:用烛光点亮灯火,心里充满情感。 6. 露寒鸣蟋蟀:夜幕降临,蟋蟀开始鸣叫。 7. 霜冷落芙蕖:清晨,霜冻使荷花凋零。 8. 羡尔高堂健:羡慕你们家的长辈健康。 9. 斑衣胜佩鱼:穿着斑衣胜过佩戴鱼形的佩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题目为《题山居壁拟曹唐》。 第一句:“深洞岂人境,居然坐隐君。” 释义:深邃的山洞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然而这里却可以安然隐居。 注释:深,深邃、深远;岂,难道;人境,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人类社会;居然,竟然;坐隐,隐居生活;君,你(对山中之人的称呼)。 赏析:首句开篇点明山中的环境幽静,不是人间所能比拟的。第二句“居然”二字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