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峵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雪壑》。全诗如下: 雪壑渺何处, 搜奇得一游。 老猿看果树, 驯獭坐渔舟。 石破青天出, 林遮白日收。 吾生宜老此, 欲去意难休。 逐句翻译: - 第一句:“雪壑渺何处,搜奇得一游。” - “雪壑”指的是被雪覆盖的地方,这里指一个神秘的自然景观。 - “渺何处”表示这个景象非常遥远和神秘。 - “搜奇得一游”表示为了寻找新奇的事物而来到这里。 - 第二句
王畹仙门人出关赠别 短衣匹马似终童,万里长征逐塞鸿。 只有文章随漠北,更无妻子恋江东。 荒城远挂秋原上,羌笛频吹野碛中。 努力扶摇抟健翮,黄泉犹得慰而翁。 逐句释义与译文: 1. "短衣匹马似终童,万里长征逐塞鸿。" - 诗句描绘了一幅出征前的准备画面。"短衣马"和"终童"暗示着简朴和年轻,可能意味着出征者的年轻与活力,象征着一种无畏的精神。"万里长征逐塞鸿"则表现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避喧常屏迹: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纷扰的环境中寻找一个宁静之所的愿望。"屏迹"意为隐居,避免与外界接触,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2. 晓起便寻书:诗人一大早起床就开始读书,显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认真态度。 3. 树影云为扫,竹林风作梳:通过“树影”和“竹林”,诗人描绘了一个清幽的画面,树木的影子仿佛被云彩轻轻拂过,而风吹过竹林的声音则像是在梳理发丝一般
注释: 1、“一去波渺然”:离开的时候,水面上荡漾的水波很宽广。 2、“经行如坐禅”:我行走时如同坐在禅定中一样。 3、“钵收岩上月”:我把月亮收进我的钵盂里。 4、“瓶贮岛中泉”:我把岛上的泉水装进了瓶子里。 5、“鹤鹿衔仙草”:仙鹤和鹿衔来仙草。 6、“蛟龙护法船”:蛟龙守护着法船。 7、“乘桴倘有意”:假如有乘桴(即筏)的人愿意来的话,我就乘桴而去。 赏析:
【注释】 登虔州八境台,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虔州”即今江西赣州,唐为虔州治所。八境台为当时州城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全城,是登高望远、观览风光的好地方。“其三”指这首诗的第三首。 高楼:指八境楼。 角声:古代军中以角声为号令,此处泛指军声。 兵燹:战乱。 天厩:唐玄宗时马坊名,后泛指南方地区马场。 亲王:亲王是皇帝的亲兄弟,这里指代唐玄宗的儿子李亨,即肃宗。 御前军:皇帝面前的军队。 星沙
诗句原文: 闲将青史论鸡窗,千载空令血满腔。 南诏羽书连粤岭,西川征鼓接湘江。 沉舟气决秦围解,背水功成赵帜降。 自有机宜能制胜,军中谁号士无双。 翻译与注释: - 译文: 1. 闲暇时翻阅历史记录评论鸡鸣的窗台,千年来空让热血洒满胸膛。 2. 南诏的军情文书连接着粤岭,西川的征伐战鼓与湘江相连。 3. 像沉船破浪一般决断了秦朝的围困,像背水一战般完成了赵国的投降。 4.
诗句原文: 七国同时总不成,威仪复睹尽朱缨。 吴姬拍按凉州曲,越女春归细柳营。 雪后鹅声喧午夜,峰头鹤唳怯清钲。 狗屠自具封侯相,浊酒哀吟阮步兵。 注释: 1. 七国:这里可能指的是战国时期的七个国家。 2. 威仪:指威严和仪式。 3. 吴姬:指古代吴地的女子。 4. 越女:指古代越地的女子。 5. 凉州曲:一种古风歌曲,源于凉州地区。 6. 细柳营:指汉文帝时期的细柳营。 7. 雪后
江山襟带一雄都,建节由来重此隅。 烽火乾坤谁作俑,西南草木未全苏。 青衫夜月涛声壮,客鬓荒苔雁影孤。 极目不堪云树外,几回长啸倚昆吾。 注释: 1. 江山襟带一雄都:指虔州的地理环境,它处于山脉和江流之间,地势险要。 2. 建节:建立官职。 3.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信号。这里指战乱时期。 4. 乾坤:天地间。 5. 谁作俑:指谁在战火中制造了这些破坏。 6. 西南草木未全苏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帷幄筹谋定有人,普天何日息风尘。 - 貔貅十万中天月,歌舞三更塞上春。 - 策赏未妨酬武爵,司农只合算商缗。 - 书生自抱安边略,局外无劳草莽臣。 诗句注释: 1. 帷幄筹谋定有人:在军帐之中制定策略和计划,确定有可靠的人去执行这些计划。 2. 普天何日息风尘:整个天下何时才能平息战乱和纷争。 3. 貔貅十万中天月:形容军队强大,如“貔貅”般的军队数量众多
【赏析】 《登虔州八境台感赋十首》为唐代诗人韩愈的组诗作品,共十首,此为其六。这首诗以登台观景作起兴,描写了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山川之胜,并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之情。 “寒食天涯芳草齐”一句中“寒食”点出时令,“天涯”指代远方,“芳草”则暗喻诗人所处之地。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寒食节这个时节里,远方的大地都被绿色的草地覆盖着。这一句诗描绘了一幅辽阔而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