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色青门外,应容澹荡人。
秋从孤寺迥,诗较隔年新。
林静钟声彻,窗虚塔影亲。
几时借小骑,相访出城闉。
【注释】
青门外:指洛阳城南的龙门。
应容澹荡人:意谓你应能容纳淡泊的人吧。澹荡,清闲自在的样子。
秋从孤寺迥:意谓秋天从一座孤零零的寺庙里远远传来。
诗较隔年新:意为你的诗歌比较我隔年的诗更为新颖。
林静钟声彻,窗虚塔影亲:意谓在林中静寂的钟声传遍了四周,窗户虚掩,透过窗户能看到远处的塔影。
借小骑:乘小车子,这里指代作者自己。出城闉:指离开城郭。
【赏析】
点题。诗人由“鹤汀移寓城外寄忆”而发感慨,以拟张籍的方式开篇,既交代了自己迁居于城外的原因,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草色”二句,承上启下,既写出了洛阳郊外的秋日景色,也暗含着与友人相别时的心情。“秋从孤寺迥”,是说秋风自那座孤零零的古刹中吹来,仿佛是从遥远的天边而来;“诗较隔年新”,则表明自己的诗歌已经过了整整一年了,比去年的更有新的意境。这两句既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是对友情的抒发。“林静”三句,进一步写诗人与友人分别之后的感受和心境。“林静”,是说树林中的寂静无声;“钟声彻”,则是说那敲钟的声音穿透了整个树林,回响于远方;“窗虚”,是说窗户虚掩着,透过窗户可以看到远处的塔影。“几时”一句,诗人不禁产生了一种遐想,想要借小骑去探望友人,一同走出城郭。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