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元柱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闻骢辄引去岂其逾垣而出者耶书壁怀之 注释: 1. 过浮槎寺有读书禅房者:路过浮槎寺,看到有读书的禅房。 2. 闻骢(chong )辄(zhu5)引去:听到马的声音就走了。骢,马名。 3. 岂其逾(yu3)垣而出者耶:难道是越过院墙出来的吗? 4. 书壁怀之:在墙上写下诗句怀念它。 山门阒寂子云居,径(zhuln)绕长廊落木疏。 注释: 1. 山门阒寂:山门寂静。阒(qu3)
诗句:并骑出都门,扬鞭一相语。 译文:两匹马并排冲出城门,扬着马鞭互相说着话。 赏析: 首句“并骑出都门”,描述两位骑士并肩而行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出征前的紧张气氛和团结一心的士气。接着“扬鞭一相语”,则描绘了他们挥动马鞭,相互交谈的情景,这不仅反映了士兵们在长途征战中的默契与支持,也体现了战争背景下人性中温暖的一面。此句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那个充满力量与情感交织的战场环境之中
秋霁登楼 新晴秋色翠微间,半榻当窗独坐闲。 云去懒残应别地,峰来孤绝此何山。 注释:秋天晴朗的景色映衬在翠绿的山间,我坐在窗前的半榻上悠闲地欣赏。天空中飘过的云彩让人感到疲惫,也许是到了该离开这个地方的时候了,而眼前的山峰如此孤峭,让我怀疑这是否是某个地方的山脉。 赏析:首联以景起兴,描绘出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卷。颔联写自己对这山的陌生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尾联表达出诗人内心的疑惑和迷茫
西苑观牡丹 春归御苑艳偏奢,绿玉枝头吐紫葩。 旧识花王成洛浦,新看国色自天家。 千重猗黛分宫粉,百媚含情落晚霞。 自是上林饶雨露,非关芳赏事繁华。 注释: 1. 春归御苑艳偏奢:春天回到皇家园林,花朵显得格外鲜艳豪华。2. 绿玉枝头吐紫葩:绿色的树枝上开出了紫色的花朵。3. 旧识花王成洛浦:我熟悉的花儿之王已经变成洛水之滨。4. 新看国色自天家:新看到的国色天香的女子来自天家(皇宫)。5.
注释: 出关二首:这是作者两次从长安到江陵途中的诗篇。 不识南塘路,借问路旁子:我不认识这条通往南方的小路,便向他打听路旁的行人。 答言从此去,桃花红十里:那人回答说从这里走,还有十里路才能到桃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出关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组诗歌作品。这两首诗都是描写旅途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一首:“不识南塘路,借问路旁子。” 这里
【注释】 东林寺:在今江苏常州市西北。白莲:佛教语,指莲花。 尊前:酒席之前。漫惜:随便地珍惜。半日缘:半天时间。 移酌:斟酒。馔馀香:菜肴剩余的香气。积供:供奉。临池:靠近池塘。花借彩毫鲜:以荷花作画笔。谢屐穿:谢绝游览。 【赏析】 此诗是作者同诸子在北郭禅院分赋春日之作。诗人与友人相聚于北郭禅院,吟咏春天美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何事东林问白莲,溪桥小院足安禅
【注释】 幽斋:静室。镇日:终日(整天)。 屠苏:古代的一种酒,据说有驱疫辟邪的功用。 降得双仙:指两位小姬。小珠:即小珍珠,比喻小姬的美丽。 活练:活络的丝线。褪红:红色褪去。侵雪藕:形容颜色淡雅。 新词:新的诗词。偷拍:偷偷地写。晕凝酥:形容字迹娇美如酥。 香醪:浓香的酒。笼鹅帖:用羽毛做成的盒子。珀碗:用玉石雕成的碗。狂输:豪迈地赠送。洗玉厨:洗刷玉石做的厨具。 竹床:指竹制的小床。卿绣轸
翻译:在小舟中沿着荒滩前行,水声嘈杂,响彻群壑。 远望晴岚中的山峰,清晰可见,乱石上潮水的痕迹依稀可辨。 注释:艇:小船。荒矶:荒凉的小山崖。众壑:多个山谷。喧:嘈杂的声音。岫(xiù):山峰。乱石:参差不齐的石头。潮痕:潮水的波纹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乘坐小船沿着荒滩前行,水声吵杂地响彻了周围的山谷。当远处的晴岚和山峰出现在视线中时,诗人被眼前的美景所震撼
卧稳东山百尺楼,真人七十又馀秋。 贻谋经术传中垒,踵接清时羡太丘。 棋局闲来看世态,酒船到处狎江鸥。 承明伫有徵贤诏,三代应同拜冕旒。 诗句原文与译文注释: - 卧稳东山百尺楼,真人七十又馀秋。 - 诗句解析:诗人通过“卧稳东山”描绘出一种安详、稳定的生活状态,“百尺楼”象征着高远与权威。“真人七十”则表达了对长者的尊敬与怀念,“又馀秋”意味着已逾古稀之年。 - 译文
注释:溪水时而流淌,时而停止不动,青山依然翠绿。横放的琴我抱着它却没有弹奏,心中的情感难以表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境界,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首句“溪定咽复流”,形象地描绘了溪水的流动状态,溪水时而流淌,时而停止不动,这种变化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次句“山空翠犹碧”,则通过描绘青山的颜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第三句“横琴抱未弹”,以横放的琴为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