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益
梦白沙先生与予外祖陈洪斋翁至授予数言觉赋二首其一: 两位老者在梦中相遇,他们的虬髯鹤发尽显仙风道骨。 他们餐后如同相见,月色皎洁的夜晚,堂虚五夜钟声悠悠响起。 注释: 1. 二老因何梦里逢:两个老人为何能在梦中相遇。 2. 虬髯鹤发尽仙容:形容两位老人的容貌如仙人般美丽。 3. 至言餐后犹如见:他们说的话就像亲眼所见一样真实。 4. 月白堂虚五夜钟:月亮明亮,堂中空虚,听到的是五更的钟声
诗句释义 1 雪消遥望五云深:描述在雪后远观,天空中的云彩似乎更加深邃和神秘。 2. 万里寻春到枣林:表达为了寻找春天(象征希望和生机),不远万里地来到枣树林中的情景。 3. 今夜独添游子泪:暗示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度过除夕夜,可能因思乡情切而流泪。 4. 明朝应是隔年心:表示明天将是新的一年,但心中仍存有对故乡或亲人的思念之情。 译文 雪消融后,我遥望着远方深蓝色的天幕上布满了淡淡的白云
诗句解析: 1. “九月授衣怜此日” - 关键词:“九月”和“授衣”,这暗示了秋天的习俗。 - 注释:在古代,九月是换季的时候,人们会开始为寒冷的日子做准备,穿新衣。 2. “长途游子忆前秋” - 关键词:“长途游子”表示远离家乡的人。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旅行的回忆和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受。 3. “曲终江上人何在” - 关键词:“曲终”和“江上人”,这描述了音乐结束的情景。 - 注释
【注释】 郊原:指郊外的原野。禾黍:泛指庄稼,这里指秋收。寝庙:古代帝王和诸侯死后,在其陵寝附近建庙以奉祀,称为寝庙。杜宇:传说中的蜀地君主望帝的别名,因号“杜鹃”。藓碑:苔藓覆盖的石碑。闲阶:台阶旁的空地。青枫树:枫树。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借写景寄托对亡国之君的怀念之情。前两句描写了郊野一片丰收景象,后两句则表现作者在月色下凭吊古迹时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朴素,但情致深远
【注释】 偷闲:指诗人闲暇无事之时,即隐居山林。 步入林园已暮春:步入园林时,已是晚春时节。 白云流水最宜人:春天的白云、流水,最为令人喜爱。 日长台榭浑没事:日子过得悠闲自在,台榭也无事。 惟有黄鹂相对亲:唯有那黄莺在枝头欢叫,显得亲切可爱。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后的生活情趣和闲适心态。 首句“步入林园已暮春”,表明了时间是傍晚,是春天。“步入”,点明了诗人的行动
【注释】见说:听说;横山,指横江的山;翠微:青山;茅屋:茅草房舍。阿对:地名,在横江县北,有水可寻源;制荷衣:以荷叶制作的衣服,这里比喻清凉之物。 【赏析】这首诗是寄给好友梁仲房的,诗人借写山水之景来表达自己的情怀。首句“见说横山即翠微”点明友人居住之地的地理环境,第二句“更闻茅屋制荷衣”写朋友所居之简朴生活,第三句“林园日晚无人到”写朋友的清高自守,最后一句“阿对寻源不记归”写自己虽身居高位
注释:汉子辞别了妻子,骑马跨上塞外的骏马,飞沙走石的沙碛中,泪水难以停留。他远远地望断南天飞翔的大雁,羞涩的愁绪又增添了独倚高楼的寂寞。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写丈夫告别妻子后,思念之情难抑,独自登上高楼,目送大雁南飞的情景。诗人在诗中通过“胡姬”与“苏武”的对举,巧妙地表达了两人之间的感情。胡姬本指胡人女子,这里泛指北方的妇女,借指胡人的妻室。苏武是汉武帝派去匈奴的使者
在赏析古典诗词时,我们不仅要理解其字面含义,还应该探索诗人的情感与哲理。以下是对《观王右军则帖二首 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解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1. 旧帖新装出户庭:这句话表达了书法作品经过重新装饰后展现在户外庭院的情景。 2. 书家尤喜认兰亭:强调了书法家们对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特殊喜爱。 3. 画沙我懒将成癖:描绘了一种沉迷于绘画沙石而形成的一种习惯或倾向。 4.
【注释】 席中与表弟聂惟化留别时将赴春闱:席间和我的表弟聂惟化分别,他将去参加春天的科举考试。 海内弟兄灯火夜,天涯风雨芰荷花。:我们这些在京城中的兄弟,在夜晚点着灯烛,而你们却远在他乡,被风雨所困。 酒酣按剑心千里,莫唱骊驹易忆家。:我喝得大醉,握着剑,心中思念家乡,不想听到《骊驹》这首诗。 赏析: 此诗写在京城与远游在外的友人别离的情景。首句写京城中弟兄们同聚一处,点上灯火
【译文】 千里之隔,我们约定的相聚时间已到;广陵寄来的书信相隔一年才收到。如今来到坝上,我看着潺潺流水,暗想着当年悟道的心。 【注释】 千里:比喻距离遥远。 相期:相约。 何善山:诗人的朋友。 曾寄:曾经寄过。 隔年音:隔年的信件,指一年之前寄出的书信。 今来:现在来了。 坝上看:在坝上观看。 暗忆:暗中回忆。 当时:当初。 悟道:悟道心,指领悟了道理。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