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诒钰
【注释】 滹沱水:滹沱河,流经河北省西部。冰合:结冰。效灵:效法神灵的恩惠。君臣:古代指天子和诸侯之间的关系。麦饭:用麦子做成的一种饭食。飘零:漂泊无定。云台图画:汉武帝时,召司马相如等作《子虚赋》。后用“云台”指代汉代宫廷。今何在:何处?不及:不如。芜蒌亭: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南的滹沱河上。 【赏析】 此诗为诗人于元和五年(810)自洛阳往正定途中所写
易水悲歌气吐虹,燕丹养士亦英雄。可怜家国兴亡计,尽在荆轲一击中。 注释:在易水边悲歌,气势如同虹霓般壮丽,燕太子丹善于培养门客,他们的勇敢和忠诚令人敬佩。然而,可悲的是,国家的兴衰成败都取决于这些门客的决策和行动,而这一切的关键都在于荆轲的一次行动。 赏析:本诗通过描绘易水悲歌的场景,展现了燕太子丹善于培养门客,他们勇敢、忠诚的品质,以及为国家的兴衰成败所付出的努力
邢台豫让桥 漆身吞炭枕金戈,历尽艰难志不磨。 莫道无人知国士,丈夫只恐受恩多。 注释: - 漆身:用漆涂身,表示隐忍或隐居。 - 吞炭:用火炭填塞口腔、喉咙,表示自残。 - 枕金戈:把金戈当枕头,表示忠诚或牺牲。 - 历尽艰难: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 志不磨: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 莫道:不要说;别说。 - 无人知国士:没有人了解他的爱国之情。 - 丈夫:男子。 - 只恐:恐怕。 赏析:
《九月八日游香泉晚宿寺中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律。此诗描写秋夜寺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下面分别解释诗句的含义: - 未落龙山帽:这句意味着诗人还未离开寺庙,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仿佛是龙山上的山钟在响。这里的“龙山”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而“龙山帽”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戴的一种帽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先听鹫岭钟:鹫岭是佛教中的一座山峰
诗句解读: 1. “早岁声华过洛阳,才多玉尺未堪量。” - 注释:年轻时的才华和声望超过了洛阳。 - 赏析:诗人年轻时就已经名满洛阳,才华横溢。但这里表达的是一种谦虚和自知之明。 2. “十年传食如轮转,一曲高歌笑铗长。” - 注释:十年里辗转传道如车轮转动般频繁。 - 赏析:这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中的奔波劳碌和生活状态。 3. “阅世渐同秋意淡,思乡愈觉月痕凉。” - 注释:随着岁月流逝
【诗句释义与赏析】 宿邯郸驿 万古邯郸月,悲鸣老妓弦。 - 万古:指时间悠久,千年不变。 - 邯郸:古地名,位于今河北省邯郸市。 - 悲鸣:形容声音凄切悲凉。 - 老妓:年老的歌女。 - 弦:古乐器弦乐器的统称,这里特指古琴或琵琶等弦乐器。 - 译文:古老的邯郸城月色皎洁,悲伤的老歌女弹奏着弦乐器。 功名空将相,睡梦有神仙。 - 功名:指功名利禄,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和地位。 - 将相
诗句释义 1 鸿雁齐北向:鸿雁是候鸟,春天时会从南方飞向北。这里指大雁成群结队地向南飞去。 2. 春风吹客情:春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思念故乡之情。 3. 一行过易水: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附近,历史上有多次战役发生在此地,诗人可能在此地经历了某种离别或挑战。 4. 二月出长城:二月通常指的是春季的第二个月,而长城位于今天的北京北部,这里指的是通过长城。 5. 道路时通塞
易州怀古二首 其一: 一将登坛霸业开,果然昌国是奇才。 其二: 二城未下谗言入,空费黄金百尺台。 注释: 1. 一将登坛霸业开:一位英雄登上了宝座,开始了统治的伟业。 2. 果然昌国是奇才:这个人果然是一个杰出的人才,能够使国家昌盛。 3. 二城未下谗言入:两城的战役还没有结束,谣言就传进了城内。 4. 空费黄金百尺台:白白浪费了无数的钱财和人力,只换来了一个百尺高的平台。 赏析:
村居晓起 满地槐花白,荷锄人出门。 云生山不断,雨过水犹浑。 鸟语喧朝日,鸡声连远村。 晴光开宿雾,叱犊满前原。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乡村早晨景象: 1. 满地槐花白(槐花飘落,地面覆盖着一层白色的花瓣):形容槐花盛开,洁白如雪。 2. 荷锄人出门(农夫带着锄头走出家门):指农民开始一天的劳作。荷锄,拿着农具。 3. 云生山不断(山间云雾缭绕,时断时续):形容山景多变,云雾缭绕。
登沱阳城楼 终岁不出户,登临一破颜。 城荒不成市,邑小更无山。 亭废芜蒌古,民知稼穑难。 有蜚连岁纪,何以慰痌瘝。 注释:终岁不出户,终年没有出门,登临一破颜,登高而望远时心情愉悦。城荒不成市,城市荒凉,已经没有集市了。邑小更无山,县城小,也没有山景可以观赏。亭废芜蒌古,废弃的亭子长满了杂草,无人打理。民知稼穑难,百姓知道耕种劳作的艰难。有蜚连岁纪,蝗灾每年都会发生。何以慰痌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