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落龙山帽,先听鹫岭钟。
秋声一坛竹,暝色万株松。
涧月扶烟堕,岩泉带石舂。
定知今夜梦,应被白云封。

《九月八日游香泉晚宿寺中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五律。此诗描写秋夜寺景,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下面分别解释诗句的含义:

  • 未落龙山帽:这句意味着诗人还未离开寺庙,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钟声,仿佛是龙山上的山钟在响。这里的“龙山”很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山,而“龙山帽”则是古代文人墨客常戴的一种帽子,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

  • 先听鹫岭钟:鹫岭是佛教中的一座山峰,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灵隐寺附近,这里提到的“鹫岭钟”可能是指灵隐寺的钟声。这句的意思是说,诗人首先听到了鹫岭上的钟声,可能是从附近的寺庙传来的。

  • 秋声一坛竹: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秋天的感受。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秋天常常与竹子联系起来。竹子在秋天会发出沙沙的声音,所以这里的“秋声”指的是这种声音。而“一坛竹”则可能是指竹林之中的竹子,它们被收集起来,用于制作各种物品或者作为装饰品。

  • 暝色万株松:这句话描绘了夜晚降临时的景象。“暝色”指天色昏暗,“万株松”可能是指周围的松树林。这里的“暝”字用来形容天色的变化,暗示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万株松”则强调了松树的数量之多,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涧月扶烟堕:这句诗意在描绘月光照耀下的山谷景象。“涧”指的是山间的小溪或瀑布,“烟”在这里形容云雾缭绕的样子。当月光洒在山涧上时,云雾被照亮,仿佛是被月光所支撑着,所以有“扶烟堕”的说法。这句诗表现了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晚景色。

  • 岩泉带石舂:这句诗通过想象来描绘泉水冲击石头的情景。“岩泉”指的是山崖上的泉水,它流经岩石时会产生声响。“带石舂”则形象地描述了泉水冲击岩石时发出的声音,如同在捣米一样。这句诗展现了自然界中水的力量和美。

  • 定知今夜梦,应被白云封: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梦境的期待。“今夜梦”指的是今天晚上将要入睡时的梦境,而“白云封”则是一种寓意美好的表达方式。这里的“封”字有封存、珍藏的意思,意味着梦中的美好将会被保留或珍藏在心中。这句诗既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向往,也暗示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香泉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诗中的“未落龙山帽”、“先听鹫岭钟”、“秋声一坛竹”、“暝色万株松”、“涧月扶烟堕”等意象,都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使得整首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内涵,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然之美和文化之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