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龄
题朱仁奉先生印草 先生不佩六国之相印,亦不愿封万里之通侯。黄金斗大那用悬肘后,但愿手持寸铁剔抉唐宋刻画秦汉摹商周。 注释:先生不愿意像战国时的六国丞相一样佩戴印信,也不愿意像汉初的开国功臣那样被封为侯爷。他只喜欢随身携带一把小小的刀剑,用来剔刻唐、宋时期以及秦汉时人们精心雕刻的各种古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朱仁奉先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尊重之情。他不愿意拥有权势和地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所作的《题吴慎斋三冬课读图》。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解释: 茂林居士瘦于竹,健骨森森双鬓绿。 “茂林居士”指的是作者自比为居住在繁茂树林中的学者或隐士,形容自己的清高与超脱。“瘦于竹”比喻自己身材消瘦如同竹子一般。“健骨森森”则强调其骨骼强健而有力。“双鬓绿”描绘了作者两鬓如翠绿色,形象地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岁增长的感慨。 绿云深处筑幽栖,长夜咿唔课儿读。
诗句解释: 1. 漫说长安不易居 “长安”指当时的都城,是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这句话表明诗人觉得在这样重要的城市中生活并不容易。 2. 冷官许读十年书 “冷官”指的是不受重视的官职,可能意味着诗人的职位并不高或者不被重视。而“十年书”则暗示了在这期间,诗人能够专心致志地学习或从事研究工作。 3. 早知似马原非马 这里引用了《庄子·秋水》中的一个典故:“马者,所以命也。” 即马是生命的象征
【注释】 ①勾漏: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这里指神仙。灵丹:仙丹。②归计:归途的打算或计划。③不少:很多。④生憎:非常憎恶。⑤流离:流落离散,形容战乱之苦。⑥燕赵: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河北、山西一带。⑦长铗:古琴名,《楚辞》中有"余不忍为此态也,有客如此,使吾得与此妻为伉俪,顾若此而何求?"句,后用"长铗"借代有才华的人。⑧长铗(jié):弹琴。⑨慷慨:心情激昂。⑩燕赵: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河北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以沉郁悲壮著称。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过沙河县 译文: 混乱的道路临近河流而变得整齐,一匹马用力喷着沙石。 注释: - 乱辙临河整复斜:混乱的道路靠近河流后重新变得平整。 - 一鞭着力马喷沙:用马鞭抽打使马加速奔跑,马喷出沙石。 荒城避寇官招吏 译文: 在荒凉的城中躲避战乱,官员召唤下属官吏来防守城池。 注释: - 荒城避寇官招吏
【解析】 “春闲得两鹦鹉,翠羽翩跹,双栖并语”:春天空闲时得到了两只鹦鹉,它们翠绿的羽毛轻盈地飞舞,两只鹦鹉成对地栖息在一处。 译文:春天闲暇无事时,我得到了两只鹦鹉,它们翠绿的羽毛轻盈地飞舞,两只鹦鹉成对地栖息在一处。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鹦鹉,后六句写诗人思念鹦鹉。前四句描写鹦鹉,后六句则抒发诗人对鹦鹉的情感。诗人用“翠羽翩跹,双栖并语”来描绘鹦鹉的外貌特征,生动传神、形象鲜明
【注释】鹭鸶:水鸟,形似鹅而颈长嘴短。羽色白,脚红,性温驯,善飞。画扇:指画有鹭鸶的扇面。 【赏析】这首诗为题咏自己的一幅自画像,是一首自题画诗。 首句“露冷霜寒不自知”是说自己画中的鹭鸶,在露寒霜冷的环境下,它却毫无知觉;次句“云飞水宿度委蛇”,是说画中的鹭鸶,在云飞水宿中自由自在地度过岁月,没有拘束。第三句“于今不是乘轩鹤”是说现在不是像古人那样驾着鹤飞翔
注释:先生对古代的精深造诣,如同金石一样坚定不移;见到珊瑚和铁网,也会争相收藏。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古物收藏的热爱。首句“先生好古精意泐金石”展现了这位文人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知识的深厚兴趣和精湛的研究能力,他能够深入到古代文化的底层,理解其中的精髓,并运用自己的知识去研究和解读这些古老的文化。次句“会见珊瑚铁网争相收”,则描绘了他对这些古代文物的珍视和喜爱
解析: 诗句逐句释义: 1. “晓行”: 早晨的行动或出行。 2. “寒铎响零丁”: 寒风中铎(一种古代的铃铛)发出的声音,显得凄凉、孤独。 3. “鞭声隔梦听”: 在梦中都能听见鞭子的响声。暗示路途遥远或时间紧迫。 4. “马蹄敲冷月”: 马蹄声在寒冷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响亮。 5. “鸡口落残星”: 指天色已晚,星星开始闪烁,如同从鸡的口中落下。 6. “未见欃枪扫”:
【注释】 出岫闲云任去留,殷殷时抱北门忧。 出岫:从山中飞出的树木,比喻隐士。 殷殷:忧虑的样子。 北门:指汉宣帝的太子刘奭(shì),因封为齐王,故称“北门”。 期已及瓜迟未代,事同采艾急难求。 期:希望。 采艾:传说中一种能治病的草药,这里借指贤臣良将。 事同采艾急难求:意思是说,像这种贤臣良将是难得的,应该及时地加以任用。 乡心又逐莼鲈起,可许江湖泛一舟。 莼鲈:莼菜和鲈鱼,都是江南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