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辙临河整复斜,一鞭着力马喷沙。
荒城避寇官招吏,野寺无僧佛破家。
尚有军书传契箭,从无烽堠响悲笳。
哀鸿饥雁知多少,漂泊于今未有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他以沉郁悲壮著称。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过沙河县
译文:
混乱的道路临近河流而变得整齐,一匹马用力喷着沙石。
注释:
- 乱辙临河整复斜:混乱的道路靠近河流后重新变得平整。
- 一鞭着力马喷沙:用马鞭抽打使马加速奔跑,马喷出沙石。
荒城避寇官招吏
译文:
在荒凉的城中躲避战乱,官员召唤下属官吏来防守城池。
注释:
- 荒城避寇官招吏:荒芜的城市里躲避战乱,官员召集手下的小吏前来守卫。
野寺无僧佛破家
译文:
寺庙中没有僧人,佛像被破坏。
注释:
- 野寺无僧佛破家:荒废的寺庙中没有僧人看守,佛像也遭到破坏。
尚有军书传契箭
译文:
还有军中文书传递,传递的是征兵的令箭。
注释:
- 尚有军书传契箭:虽然战争仍在继续,但军中文书还是用来传递征兵的命令,即“传契箭”或“征兵令箭”。
从无烽堠响悲笳
译文:
没有烽火台发出信号,也没有悲伤的胡笳声。
注释:
- 从无烽堠响悲笳:没有烽火台的信号,也没有悲哀的胡笳音乐。
哀鸿饥雁知多少?
译文:
那些流离失所的鸟兽,它们的哀鸣和饥饿之声能有多少呢?
注释:
- 哀鸿饥雁知多少:那些失去家园、四处流浪的鸟兽们,它们的哀鸣和饥饿之音究竟有多少呢?
- 漂泊于今未有涯:如今他们漂泊无定,不知何时才能结束这一切苦难。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前两联描绘了战后荒凉的景象和个人遭遇,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无助。第三联揭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矛盾,暗示了国家和社会需要恢复和平。最后两句表达了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和对未来的忧虑。整体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