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良
【注释】 咸淳乙丑年农历十月,作者与张彭一起到七星岩游览。 杖屦追随:拄着拐杖跟随着。 翠蓬:指翠微山。 玲珑一窍:形容山势高峻、奇特、幽深,好像一个精巧的孔洞。 山罗斗宿英灵萃:指山上有星宿聚集。 地镇龙潜气势雄:指山形地势像镇守着龙一样,气势雄伟。 碑藓犹涵周子泽:石碑上的苔藓依然覆盖着。 涧松仍有老包风:山涧中的松树依然苍劲挺拔。 岁寒共约吾三友: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三人约定在一起。
【注释】 钓鳌台:诗人自号钓鳌客,因常登临钓鳌阁而得名。 汗漫孤槎(chá):形容船儿飘忽不定,如在太空中飞行。槎,木筏子。 海滨:指海边。 荒阡(qiān):指荒凉的田野。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据《史记》记载,赤松子曾乘赤龙入太霄宫。 孤竹君:古代的一个君主,相传他死后封于孤竹山,因此后人称其为孤竹君。 东道主:指接待客人的主人。 北山文:指代北冥先生。 扶胥(xī):海名
解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郢,他是一位著名的晚唐诗人。此诗描绘了星岩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感慨。 1. 诗句释义与分析: - “曾闻娲氏补天漏”:这句话引用了中国古代神话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意在表明星岩的壮丽如同神话中的补天之作,充满了神秘和壮美。这里的“补天漏”可能指的是星岩填补了宇宙中的某种缺陷或瑕疵,使得它显得更加珍贵和独特。 - “也记春秋石陨星”
竹隐精舍: 千古仪型竹隐堂,此身虽晦道弥光。 轩裳不入山林梦,尘土难侵冰雪肠。 清影雅宜梅共瘦,高风堪与菊同芳。 斯文一派流传远,羞把庭槐祝二郎。 注释: - "竹隐精舍":指的是一个以竹子为装饰的住所或场所,象征着高洁、隐逸的生活状态。 - 千古仪型竹隐堂:表示这种隐居的生活状态已经成为一种千古以来的传统和规范。 - 此身虽晦道弥光:虽然我自己的生活并不显赫,但我认为这样的生活更符合道义。
曾闻娲氏补天漏,也记春秋石陨星。 却讶端岩星错落,何时漂坠数峰青。
千古仪型竹隐堂,此身虽晦道弥光。 轩裳不入山林梦,尘土难侵冰雪肠。 清影雅宜梅共瘦,高风堪与菊同芳。 斯文一派流传远,羞把庭槐祝二郎
杖屦追随入翠蓬,玲珑一窍彻心胸。 山罗斗宿英灵萃,地镇龙潜气势雄。 碑藓犹涵周子泽,涧松仍有老包风。 岁寒共约吾三友,要把清规踵二翁
苏良是宋代诗人,字尧臣,来自广东广州的番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诗作,其中《竹隐精舍》和《七星岩纪胜》等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苏良在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及第,尽管其仕途并不顺畅,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在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曾担任肇庆府知州,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苏良是宋代诗人,字尧臣,来自广东广州的番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留下了众多珍贵的诗作,其中《竹隐精舍》和《七星岩纪胜》等作品,展现了他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 苏良在理宗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及第,尽管其仕途并不顺畅,但他并未放弃诗歌创作。在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他曾担任肇庆府知州,这一时期的创作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