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漫孤槎到海滨,荒阡触目尽忧薰。
休粮未遇赤松子,采蕨终惭孤竹君。
甚欲去寻东道主,只愁见谕北山文。
秋风吹动归与兴,又隔扶胥一片云。
【注释】
钓鳌台:诗人自号钓鳌客,因常登临钓鳌阁而得名。
汗漫孤槎(chá):形容船儿飘忽不定,如在太空中飞行。槎,木筏子。
海滨:指海边。
荒阡(qiān):指荒凉的田野。
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名。据《史记》记载,赤松子曾乘赤龙入太霄宫。
孤竹君:古代的一个君主,相传他死后封于孤竹山,因此后人称其为孤竹君。
东道主:指接待客人的主人。
北山文:指代北冥先生。
扶胥(xī):海名,即今江苏南通附近海域。
一片云:比喻海上的云雾。
【译文】
我登上钓鱼台,就像在太空中航行,船只在浩瀚的海面上飘忽不定,周围都是茫茫大海,看不到陆地,只有远处的山峦和岛屿,令人忧心忡忡。
虽然我还没有遇到赤松子,也没有采摘到蕨菜,但是我仍然想去寻找那个接待我的东道主,只是担心他会告诉北山先生我不会去。
秋天的风吹动着我的归意,我又开始感到孤独和忧郁,因为又错过了与北山先生的会面。
在海上,我又看到了一片片的云彩,仿佛在召唤着我,于是我决定再次出发,去寻找我的东道主。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登临钓鳌阁后所写。《钓鳌台》一题下共五首诗,这是其中第二首,也是第一首。全诗通过描写诗人登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宇宙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人情的思考。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登上钓鱼台时的景象:船只在浩瀚的海面上飘忽不定,周围都是茫茫大海,看不到陆地,只有远处的山峦和岛屿,令人忧心忡忡。这里的“汗漫”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海面上的飘渺不定。而“荒阡触目尽忧薰”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忧虑和不安。尽管他已经登上了钓鱼台,但仍然没有找到东道主,只能继续等待。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开始表达他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他想去寻找那个接待他的东道主,但又担心他会告诉北山先生我不会去。这里的“甚欲”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寻找东道主的愿望之强烈。而“只愁见谕北山文”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愿望的忧虑和无奈。
诗人又回到现实,描述了自己的心情变化:秋风已经吹动了他的归意,他又开始感到孤独和忧郁。这里的“秋风吹动归与兴”一句,既描绘了秋风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他渴望回归,却又感到孤独和忧郁。
最后两句,诗人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宇宙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人情的思考:他又遇到了一片片的云彩,这如同是在召唤着他,于是他决定再次出发,去寻找他的东道主。这里的“秋风吹动归与兴”不仅描绘了秋风的特点,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从孤独、忧郁到期待、希望再到决绝、坚定。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登临钓鱼台时的情景描绘,表达了他对于人生、宇宙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人情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