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联镳上翠微,瞰虚历级步嵚𡼭。
昔闻华顶莲生藕,今见南山菊满篱。
纵眼横看天地阔,壮怀唯有鬼神知。
安期引我丹霄路,十里云烟特地披。
【注释】
凤翀峰:即凤山,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联镳(Biāo):结伴骑马而行。翠微:指山间青翠的树林。瞰(kàn)虚历级:从高处俯瞰。历级:阶梯。嵚(qīn)𡼭(yì):高峻。华顶:即华顶山,一名仙霞山,位于浙江省天台县西南。南山菊:指山中的菊花。纵眼横看天地阔:放眼远望,天地宽广。壮怀:豪情满怀。鬼神知:只有鬼神知道。安期:《列仙传》载,安期先生居海上仙岛,人称安期公。引我丹霄路:引我走上仙境之路。丹霄:仙境。十里云烟特地披;云雾缭绕的十里山路特别迷人。
【赏析】
《凤翀峰》是诗人于淳祐九年(1249年)游天台山时写的七言律诗。这首诗写诗人登山所见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游览名山胜地时的豪情壮志。
首句“早起联镳上翠微”,描写了诗人清晨起来与友人一起骑马攀登山峰的景色。翠微,指青翠的山峰或山林。这一句描绘了一幅清新明快的画面:清晨,诗人与朋友相约一同登上山峰,一路上鸟语花香、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美好的自然环境为全篇营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
第二句“瞰虚历级步嵚𡼭”,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登山过程中所看到的景色。瞰,指俯瞰;历级,指攀爬阶梯;步嵚𡼭,指攀越险峻的山峰。这一句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三句“昔闻华顶莲生藕,今见南山菊满篱”,则是诗人对过去和现在的自然景观进行了对比。华顶山曾是诗人心中的圣地,而如今南山的菊花盛开,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惊喜。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更体现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第四句“纵眼横看天地阔,壮怀唯有鬼神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他原本只是把自然景观当作一种娱乐方式,但当他真正置身于美丽的山水之中时,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如此渺小而又伟大。这种感慨让读者不禁思考:一个人在面对自然时,是否能够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呢?
最后两句“安期引我丹霄路,十里云烟特地披”,则是诗人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追求。安期是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这里充满了神秘色彩。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追随神仙的脚步,踏上通往仙境的道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豪情壮志,也展示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凤山风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他既感叹自然的神奇美丽,又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很大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