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焘
【注释】 施氏园:施家花园。成都:成都府,今四川成都。施氏:姓施的人家。海棠:落叶小乔木,春季开红色或粉红色花,有红、粉、白三色。方盛时:正在盛开的时候。觅酒径:寻访喝酒的道路。醉二月九日:在二月九日这天醉酒。染根着色:指用胭脂等涂抹海棠的花朵。谢天公:感谢上天(让海棠花开)。破睡犹禁一再风:即使喝醉了,也禁止被风吹醒。一再风:一次又一次地受风吹。为此径须浮大白:为了寻找这个饮酒的道路
龙鹄山 西山有佳人,惯踏山下路。 晨吟泽畔风,午睡岩前雨。 莫使儿辈觉,损我岩壑趣。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西山上佳人的活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希望自己能像佳人一样,在大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注释】 隋:北朝时期。 岑(cén)公:即高赹,唐代诗人。 洞:山间岩石间的孔隙,这里指深山幽谷。 【赏析】 此首题赠友人岑参的五言律诗。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一些写景、抒情的句子。 首联“隋邦危乱谁得免”,意思是北朝末年天下大乱,谁能逃脱灾难呢?作者在这里以反诘的形式,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颔联“虚鉴真人愿独行”,意思是像空镜一样的人应该远离尘世,独自行走
注释与赏析: 1. 看尽庵前手种松,草堂聊复少从容。 注释:看尽(指看遍),庵前(寺庙的前面),手种松(亲手种的松树),草堂(草屋),聊复(姑且), 少(稍微)从容(闲适自得的样子)。 赏析:诗人在庵前亲手种了一棵小松树,他感到有些寂寞,便到草堂里稍作休息。他看着这棵小松树,不禁回忆起自己年轻时骑驴游历的生活,后悔当初没有一直做一个卧龙(诸葛亮的别号)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望川亭”,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注释关键词并做赏析。答题前要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意思加以归纳分析,得出答案。“望川亭”是这首诗的题目,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望川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后两句写望川亭的自然风光。 【答案】 望川亭 杜甫 潼川绕郭多名寺,都在少陵诗句中。
【注释】 十月:农历十月,指深秋。昭觉庭:即昭觉寺,在今四川省成都市东门外。梅萧然已动人意,萧然:萧条零落的样子。因作:于是作诗。二十八字:这是杜甫的自谦之辞,实际是五言八句。“厌逐”二句:意思是说讨厌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他们像药市一样喧嚣。心迹双清:心意高洁如水。心迹:心志与行为。疏风细雨:形容风雨稀疏、柔和。荒庭菊:荒凉庭院中的菊花。便觉梅花暗有情:意思是说虽然看到梅花
诗句解读: 1. 壮矣府中县,索如城外村。 这两句诗描述了一种对比和转折。"壮矣府中县"意味着府中的县是壮丽的,而"索如城外村"则暗示了外面的村庄相对简陋或贫穷。这种对比可能是在描述不同地区的发展差异或者是诗人对不同地方生活的观察。 2. 墨池今扫迹,石笋旧馀根。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景象的变化。"墨池今扫迹"可能指的是过去有墨池的地方,但现在已经被清扫干净,不再存在
【注释】 游蔡山:游览蔡山。蔡山,即蔡山寺,在江苏宜兴西。岩峦最高峰:指蔡山最高处。云气时蔚荟:云雾弥漫,时聚时散。 仿佛:好像。群仙宅:神仙居住的地方。宫阙:宫殿、楼阁。曜珠贝:光彩照耀如珠玉。 【译文】 蔡山最高峰顶,云雾弥漫时聚时散。 好像神仙的住处,宫殿楼阁光彩照人。 【赏析】 这首诗写登蔡山的所见所感,以“岩峦最高顶,云气时蔚荟。仿佛群仙宅,宫阙曜珠贝。”四句构成一幅图画:山顶云雾缭绕
题龙鹄山房 已作清时鸟倦飞,杜鹃更劝阿谁归。 似嫌住处犹城郭,不解携家隐翠微。 注释: 已作清时鸟倦飞:已到清明时节,鸟儿都飞走了。 杜鹃更劝阿谁归:杜鹃鸟又劝说谁回家呢? 似嫌住处犹城郭:好像嫌弃这里还是城市一样。 不解携家隐翠微:不知道带着家人一起隐居在翠微之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龙鹄山房题诗一首,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景象。首句写春天过去了,鸟儿都已经飞走了
【注释】: 长忆:常常思念。 在家好:在乡居时生活安逸舒适。 从仕难:入仕作官困难。 鼠:比喻卑下、低贱之人。 政栖鸾:喻指高官显宦,意即“高飞”的鸾凤。 敢言卑小官:有志向的人不敢说自己是卑下的小官。 世途:仕途。 隘:窄小,狭隘。 怀抱要宽:心胸要宽广。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流寓成都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仕进道路艰难,对人生坎坷和对政治腐败的不满情绪。全诗通过对比家乡与官场的不同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