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文
【注释】 柴扉:柴草编成的门。柴是茅草,扉是门扇,所以称为柴扉。 麾麈:古代的一种手执的拂尘。 朱轓:红色的马笼头。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奉谢司封使君晏公临顾园居》是说诗人在受到司封使君晏公的关怀时所写的。首句写晏公到来之前,自己已先下车迎接了;次句写与晏公会面时的谈话;第三句写晏公对自己才华的评价;末二句写自己在被贬谪期间的写作情况。 “未入柴扉即下车”,意思是说晏公一来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秋,在苏州虎丘山祖印大师处作。祖印,名道一禅师,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曾住持苏州虎丘寺。这首诗是作者向祖印大师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不爱纷华爱寂寥,松风竹月共萧萧。”起句点题。“不爱”二字,表明诗人对于尘世的纷扰已无所眷恋;而只喜欢那寂静的境界,松风竹月,与诗人同在一片萧瑟之中,这也正是诗人所喜爱的环境。“因随野鹤过三径”,三径,泛指幽深的小道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偷窃俸禄毫无头绪,得到钱财就邀朋引伴。 春天来时好景回归三径,雪后晴天溪水满溢一溪。 岁月催人易变青丝白发,灰尘难上白云之梯。 烦你枉驾惭愧自己贫陋,空种梧桐等待凤凰栖息。 注释: 1. 窃禄都无簿领迷:偷窃的俸禄没有明确的记录或记载。 2. 得钱邀客手频携:得到了钱财就邀请朋友来宴饮。 3. 春来佳景回三径:春天到来时,美好的景象回到三条小路上。 4. 雪后晴波满一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重阳与子通游虎丘谒祖印大师三首·其三》,下面是逐句解释: 浮世谁如金石坚,吟须俄顷见皤然。 世间万物终会腐朽,只有金石永恒坚固。吟诗片刻之间,便见到你已年迈苍老。 登山未免怀千古,泛菊相期保百年。 攀登高峰难免怀念过去,泛舟赏菊时希望与朋友长久相伴。 方外逸民犹有传,人间高爵岂如仙。 虽然身处尘世,但依然有人传颂你的故事;虽然身居高位,但哪有比得上神仙的境界。
我们来逐句翻译这首诗: 1. 苍烟寒水满方塘,插架排签典籍场。 译文:烟雾缭绕,寒水环绕着一塘之广,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 注释:苍烟,形容天空中的烟雾弥漫,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寒水,形容水面上的水冷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方塘,方形的池塘,常用来形容小而美的池塘。插架,指书架上摆放着许多书籍;排签,指书架上排列整齐的书籍,每一本书都标有编号。典籍,指书籍,这里特指古籍;场,指场所
诗句输出: 蓬岛奇峰水四环,何年涌出向人间。 清池不测通沧海,宝玉长存润碧山。 译文输出: 这四座山峰如同仙境般奇妙,四周环绕着清澈的水面,仿佛是从何处突然涌现出来,一直延伸到人间。 这清池深不可测,似乎能通到大海之底,而其中的宝物却一直存在,滋润着周围的青山。 赏析: 诗人通过对虎丘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这座神奇之地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诗中用“蓬岛奇峰”和“清池”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虎丘的奇特和美丽
【注释】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凤翣(shà扇)行将远,龙髯断莫寻。 白云留穆御,黄屋岂尧心。 虽享天龄浅,终成睿算深。 垂鸿须万祀,累叶奉姜任。 译文: 凤凰的扇子将要远去,龙须断了不能追寻。 白云留下了穆王御驾,黄屋不是唐尧的心。 虽然享受天年不深,但终究是睿智的谋划。 大雁需要万年的寿命,几代人继承姜氏的重任。 赏析: 这是一首哀悼英宗皇帝的挽词。上半阙写英宗皇帝去世
英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五英宗皇帝,即明英宗朱祁镇。英宗在位期间,宦官王振专权。天顺五年(1461年),英宗被俘,于土木堡被瓦剌军所杀,史称“土木之变”。英宗复位后,复辟派与夺门派斗争激烈,复辟派以阁臣曹吉祥为首,夺门派以兵部尚书于谦为主,两派矛盾尖锐。 有德三宗后,无忧累圣间。 “有德三宗后”,指正统、景泰、天顺三个朝代都是明英宗的后代,英宗是这三个朝代的皇帝,因此称为有德三宗后。“无忧累圣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全诗如下: 一丘虽小势巉然,自古登临历几贤。 门惹白云常尽日,地藏灵剑不知年。 清欢相与随双旆,幽趣谁能解七弦。 每月来游存故事,郡中依旧有诗仙。 注释: 1. 一丘虽小势巉然:意指虎丘虽然面积不大,但地势险峻、高耸入云。 2. 自古登临历几贤:自古以来,有很多人登上虎丘,其中不乏贤能之士。 3. 门惹白云常尽日:门上常常被白云缭绕,仿佛整日都在与白云为伍。 4.
【注释】 傅说(yuè):传说中商代的贤臣,因善于治理水患而得名。蒲左丞宗孟:指蒲宗孟,当时在朝任职。虎丘:今江苏苏州西北郊,有虎丘山和虎丘塔。先声:先声东击西,比喻声势浩大。选胜吴西:指选择游览胜地苏州西南的西山。陇云:指华山。寒知海气:指登上虎丘后感到寒冷。铿金:形容诗音响亮。剡纸:剡溪出产的优质纸张,贵于此州,指杭州。 【赏析】 《次韵蒲左丞宗孟游虎丘二首》共有两首,此为第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