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纷华爱寂寥,松风竹月共萧萧。
因随野鹤过三径,每对江鸥洗一瓢。
无复尘埃沾短褐,尚思烟水泛归桡。
道人肯与羲之友,飞锡重来莫待招。

【赏析】

此诗为作者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秋,在苏州虎丘山祖印大师处作。祖印,名道一禅师,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曾住持苏州虎丘寺。这首诗是作者向祖印大师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愿望。

“不爱纷华爱寂寥,松风竹月共萧萧。”起句点题。“不爱”二字,表明诗人对于尘世的纷扰已无所眷恋;而只喜欢那寂静的境界,松风竹月,与诗人同在一片萧瑟之中,这也正是诗人所喜爱的环境。“因随野鹤过三径”,三径,泛指幽深的小道,意谓我随着野鹤穿过了曲折幽深的小路。“每对江鸥洗一瓢”,江鸥,即海鸥,意谓我时常对着江上的海鸥洗涤着酒杯。“无复尘埃沾短褐”,短褐,粗布短衣,意谓我已没有尘土沾染了我的衣衫。“尚思烟水泛归桡”,烟水,即江水,意谓我仍然思念着那江上的船儿。“道人肯与羲之友”,这里用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来喻祖印大师,意思是说:你愿意做我的老师,与我结为知心朋友吗?“飞锡重来莫待招”,“飞锡”,意为骑着飞锡马来,飞锡马是佛教中的一种坐骑,这里比喻祖印大师,意谓:如果有一天,你能驾着飞锡马来我这里就好了;现在不必等到那一天到来就来找我。

整首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自己追求隐逸的生活,表现出作者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不满。同时,通过祖印大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精神上的指导和朋友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风格朴实无华,充满了浓厚的隐逸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