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入柴扉即下车,茅斋挥麈缓论书。
不知铜虎威权重,岂责荷衣礼貌疏。
此日狂歌希鲁望,昔年能赋拟相如。
箧中残稿如传后,虽枉朱轓亦不虚。

【注释】

柴扉:柴草编成的门。柴是茅草,扉是门扇,所以称为柴扉。

麾麈:古代的一种手执的拂尘。

朱轓:红色的马笼头。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诗题《奉谢司封使君晏公临顾园居》是说诗人在受到司封使君晏公的关怀时所写的。首句写晏公到来之前,自己已先下车迎接了;次句写与晏公会面时的谈话;第三句写晏公对自己才华的评价;末二句写自己在被贬谪期间的写作情况。

“未入柴扉即下车”,意思是说晏公一来,自己便先下车迎接。这两句看似平易平常,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内容。首先,它反映了诗人的谦虚谨慎和对晏公的敬重;其次,它说明晏公对诗人的关心和重视,诗人也感到荣幸。“挥麈缓论书”,意思是晏公一到,便开始谈诗论文,讨论学问。这里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麈”,是一种鹿形的哺乳动物,古人常用来拂去身上的灰尘,比喻人闲适、清高、有才学,故称文士为“白麈先生”。二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这里用这个典故是为了突出晏公对自己才华的评价很高。“不知铜虎威权重”,意思是不知道晏公像老虎一样威风凛凛,权力极大。这一句中“铜虎”指的是汉代霍光的字,因为霍光曾赐给汉武帝一枚铜虎符,所以后世便以“铜虎”比喻权臣。“岂责荷衣礼貌疏”,意思是晏公不会责备我衣冠不整,举止生疏。这句中“荷衣”指的是道士所穿的衣服,因道士常服以荷叶制成而得名。“朱轓”,是指红色的马笼头,这里用来表示地位尊贵,地位越高,马笼头越红。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受到司封使君晏公关怀时的心情,同时反映了晏公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